生态条件及栽培方式对稻米RVA谱特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邓飞 [1 ]
王丽 [1 ]
叶德成 [2 ]
任万军 [1 ]
杨文钰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2] 仁寿县农业局
关键词
水稻; 生态条件; 栽培方式; 淀粉RVA谱; 蛋白质含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明确稻米淀粉及蛋白质品质与生态条件、栽培方式及其互作的关系,采用随机区组多点试验设计,研究了秧龄和移栽方式对四川不同生态条件下稻米淀粉RVA谱特性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条件、栽培方式及两者互作效应均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有极显著影响。海拔高度与峰值黏度、回复值和糊化温度显著负相关;随灌浆结实期日均温度和日照时数降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冷胶黏度均显著降低。秧龄和移栽方式的改变,均导致淀粉RVA谱特性的变化。秧龄不同,除糊化温度外,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冷胶黏度等7项RVA谱特征值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峰值黏度和冷胶黏度均随秧龄的减小而降低。移栽方式不同,淀粉RVA谱特性也存在差异,单苗优化定抛处理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冷胶黏度均低于双苗手插处理。除糊化温度外,峰值黏度等7项特征值的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通过变异系数可看出,生态条件和栽培方式对崩解值的影响最大,消减值次之,对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的影响最小。此外,籽粒蛋白质含量同样受生态条件影响,其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灌浆结实期日均温度和日照时数呈负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17 / 7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非对称性增温对水稻品种南粳44米质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J].
董文军 ;
田云录 ;
张彬 ;
陈金 ;
张卫建 .
作物学报, 2011, 37 (05) :832-841
[2]   施氮量对机插粳型超级稻主要米质性状及淀粉RVA谱特征的影响 [J].
陈留根 ;
张岳芳 ;
王子臣 ;
谢建康 ;
叶卢亮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16) :139-143
[3]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食味品质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J].
张欣 ;
施利利 ;
刘晓宇 ;
丁得亮 ;
王松文 ;
崔晶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04) :104-108
[4]   不同水稻品种支链淀粉结构的差异及其与淀粉理化特性的关系 [J].
贺晓鹏 ;
朱昌兰 ;
刘玲珑 ;
王方 ;
傅军如 ;
江玲 ;
张文伟 ;
刘宜柏 ;
万建民 .
作物学报, 2010, 36 (02) :276-284
[5]  
不同生态条件对云南和韩国粳稻品质及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J]. 朱振华,金基永,袁平荣,赵国珍,苏振喜,廖新华,杨世准,戴陆园.应用生态学报. 2009(12)
[6]   应用RVA测定米粉淀粉成糊温度 [J].
包劲松 .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05) :543-546
[7]   不同粳稻品种和DH群体稻米淀粉RVA谱特征与蒸煮理化指标及相关分析 [J].
朱满山 ;
顾铭洪 ;
汤述翥 .
作物学报, 2007, (03) :411-418
[8]   氮肥运筹对杂交稻主要品质性状及淀粉RVA谱特征的影响 [J].
万靓军 ;
霍中洋 ;
龚振恺 ;
张洪程 ;
林忠成 ;
戴其根 ;
许轲 .
作物学报, 2006, (10) :1491-1497
[9]   不同生态条件下籼稻米饭质地和淀粉RVA谱的特性 [J].
谢黎虹 ;
杨仕华 ;
陈能 ;
段彬伍 ;
朱智伟 ;
廖西元 .
作物学报, 2006, (10) :1479-1484
[10]   不同地力水平下施氮量对水稻淀粉RVA谱特征的影响 [J].
刘艳阳 ;
张洪程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05) :529-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