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WRF模式中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华南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性能分析

被引:52
作者
朱格利 [1 ,2 ]
林万涛 [1 ]
曹艳华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华北电力大学数理系
关键词
WRF模式; 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 华南; 暴雨; TS评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使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4中的8种不同云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模拟2010年5月6~7日华南一次暴雨事件,探讨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对华南暴雨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对不同量级降水模拟效果总体较好。WSM3方案对小到大雨和大暴雨的模拟效果最好,对暴雨的模拟最差;WDM5方案对暴雨模拟效果最好。结合TS评分和误差分析结果,整体效果最好的是WSM5方案,最差的是Lin方案。对于同一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不同分辨率的降水模拟结果差异不大,但同一分辨率的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降水结果差异较大,这说明云微物理过程比模式分辨率对暴雨模拟的影响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13 / 52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中尺度模式风电场风速短期预报能力研究
    张宇
    郭振海
    林一骅
    迟德中
    [J]. 大气科学, 2013, (04) : 955 - 962
  • [2] 8.19华北暴雨模拟中微物理方案的对比试验
    马严枝
    陆昌根
    高守亭
    [J]. 大气科学, 2012, 36 (04) : 835 - 850
  • [3] 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舟曲“8.8”暴雨过程模拟的影响
    李安泰
    何宏让
    [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1, 34 (03) : 9 - 16
  • [4] A Quick Report on a Dynamical Downscaling Simulation over China Using the Nested Model[J]. YU En-Tao1,2,3,WANG Hui-Jun1,2,and SUN Jian-Qi1 1 Nansen-Zhu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re,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 2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Center,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 3 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0(06)
  • [5] 2010年5月我国南方持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王晓芳
    徐明
    闵爱荣
    张端禹
    杨荆安
    崔春光
    廖移山
    [J]. 暴雨灾害, 2010, 29 (02) : 193 - 199
  • [6] WRF模式微物理方案对强降水预报的影响
    牛俊丽
    闫之辉
    [J]. 科技信息, 2007, (23) : 17 - 20
  • [7] 中尺度大气数值模式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程麟生
    [J]. 高原气象, 1999, (03) : 350 - 360
  • [8] MM5在国家气象中心CRAY-C92的实时预报试验尝试
    崔波
    王建捷
    郭肖容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1999, (02) : 2 - 13
  • [9] Sensitivities of Numerical Model Forecasts of Extreme Cyclone Events
    A. C. Yih
    J. E. Walsh
    [J].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1991, (01) : 51 - 66
  • [10] 中国之暴雨[M]. 科学出版社 , 陶诗言 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