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夏季金塔绿洲近地层通量足迹及源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13
作者:

马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吕世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陈世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罗斯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金塔绿洲;
足迹;
FSAM;
通量贡献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4 [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取2005年5月24日6月18日在金塔开展的"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的观测实验"中的3层CSAT3的实验数据,应用Schmid的FSAM(The Flux-Source Area Model)模型,分析了不同观测高度的通量贡献源区分布以及观测高度对通量贡献源区分布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不同大气层结条件下源区的分布以及稳定度对通量贡献源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条件下的通量贡献源区大于不稳定条件下的通量贡献源区,并且随着观测高度的增加通量贡献源区会显著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复杂条件下湍流通量的观测与分析
[J].
王介民
;
王维真
;
奥银焕
;
孙方林
;
王树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8)
:791-79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方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金塔绿洲小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J].
吕世华
;
尚伦宇
;
梁玲
;
罗斯琼
.
高原气象,
2005, (05)
:649-655

吕世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沙漠—绿洲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数值模拟
[J].
吕世华
;
罗斯琼
.
高原气象,
2005, (04)
:465-470

吕世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夏季金塔绿洲风环流的数值模拟及结构分析
[J].
文莉娟
;
吕世华
;
张宇
;
李锁锁
.
高原气象,
2005, (04)
:478-486

文莉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吕世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张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李锁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5]
额济纳绿洲夏末典型晴天小气候特征分析
[J].
张艳武
;
冯起
;
吕世华
;
黄静
;
司建华
;
苏永红
.
高原气象,
2005, (04)
:516-52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吕世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绿洲边缘夏季小气候特征及地表辐射与能量平衡特征分析
[J].
张宇
;
吕世华
;
陈世强
;
奥银焕
;
胡泽勇
;
韦志刚
.
高原气象,
2005, (04)
:527-533

张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吕世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陈世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韦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7]
夏季金塔绿洲及邻近沙漠地面风场、气温和湿度场特性的对比分析
[J].
胡泽勇
;
吕世华
;
高洪春
;
周秀云
.
高原气象,
2005, (04)
:522-52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世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高洪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周秀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8]
敦煌绿洲—戈壁过渡带地表辐射与能量特征分析
[J].
王胜
;
张强
;
卫国安
.
高原气象,
2005, (04)
:556-562

王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张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卫国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9]
酒泉绿洲夏季大气边界层加热(冷却)特征初探
[J].
谷良雷
;
胡泽勇
;
吕世华
;
韦志刚
;
张宇
;
姚济敏
.
高原气象,
2005, (04)
:540-544

谷良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世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韦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张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通量观测的footprint及源区分布
[J].
赵晓松
;
关德新
;
吴家兵
;
金昌杰
;
韩士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3)
:17-2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关德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