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幼儿同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17
作者
王小慧 [1 ]
戴思玮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关键词
同伴交往; 同伴关系; 社会网络分析;
D O I
10.13861/j.cnki.sece.2014.03.004
中图分类号
G610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5 ;
摘要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对28名5—6岁幼儿的同伴关系进行了中心性分析、图形化分析、小群体分析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幼儿在个体中心度上存在较大的个别差异;幼儿选择朋友时不能准确地确定谁是自己的朋友,并且出现了同性别偏好等特点;幼儿同伴群体可以划分为互相紧密相连的小群体;幼儿同伴交往中出现了核心—边缘结构,但没有达到非常完善的程度。教师可以深入分析幼儿受欢迎或不受欢迎的原因,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积极的社会交往。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提升社会交往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朋友的涵义,提升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与异性幼儿交往的机会,以拓展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此外,教师还需要帮助幼儿学习如何处理好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内群体和外群体之间的关系,同时避免孤立群体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9+42 +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学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追踪研究.[D].刘少英.华东师范大学.2009, 01
[2]   幼儿同伴嬉戏行为的年龄特点与性别差异 [J].
邓进红 ;
秦元东 .
学前教育研究, 2013, (01) :19-23
[3]   幼儿同伴关系与情绪理解能力关系的研究 [J].
李幼穗 ;
赵莹 .
心理科学, 2009, 32 (02) :349-351
[4]   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结构与发展特点 [J].
李艳菊 ;
姜勇 .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8, (Z1) :70-74
[5]   社会技能训练与儿童同伴关系 [J].
邹泓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 (01) :46-50
[6]   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 [J].
庞丽娟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01) :18-21
[7]  
大班儿童同伴群体的个案研究.[D].王翠莉.南京师范大学.2007, 04
[8]   Young children's play qualities in same-, other-, and mixed-sex peer groups [J].
Fabes, RA ;
Martin, CL ;
Hanish, LD .
CHILD DEVELOPMENT, 2003, 74 (03) :921-932
[9]  
社会网络分析.[M].林聚任; 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  
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刘军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