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监禁的性质与适用

被引:60
作者
张明楷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终身监禁; 基本性质; 适用条件; 溯及既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刑法》第383条中的"终身监禁"只是"不得减刑、假释"的同位语,终身监禁是死缓适用的一种情形;《刑法》虽然没有在第50条规定终身监禁,但应当将终身监禁纳入《刑法》第50条的范围内予以理解和适用。被宣告终身监禁的罪犯,实际上存在三种结局:其一,在死缓执行期间故意犯罪,情节严重的,执行死刑;其二,在死缓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减为25年有期徒刑,丧失终身监禁的前提,即只需要执行25年有期徒刑即可;其三,在死缓执行期间,不存在上述两种情形,依法被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与假释。但是,《刑法》第383条第4款的"不得减刑"只能是《刑法》第78条中的"可以减刑"的例外规定;如果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因而应当减刑时,则不再执行终身监禁。因此,绝对的终身监禁只有一种情形:被判处死缓并宣告终身监禁的罪犯,在死缓考验期间没有实施情节严重的故意犯罪,且没有重大立功表现,在减为无期徒刑之后也一直没有重大立功表现。对于宣告终身监禁的罪犯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从旧兼从轻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重要内容,即使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导致量刑畸轻,也不得以不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为由采取其他原则。换言之,首先应当根据从旧兼从轻的原则确定应当适用的法条,然后再考虑如何实现罪刑相适应原则。根据《刑法》第12条的规定,对修正前的贪污、受贿犯罪不应当适用终身监禁的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9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论《刑法修正案(九)》“终身监禁”的性质 [J].
黄明儒 ;
项婷婷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0 (05) :14-22
[2]   终身监禁的法律性质及适用 [J].
黎宏 .
中国检察官, 2016, (17) :80-80
[3]  
论终身监禁措施之宏观定位与实践适用.[J].黄云波;.刑法论丛.2016, 01
[4]   《刑法修正案(九)》中的终身监禁研究 [J].
黄永维 ;
袁登明 .
法律适用, 2016, (03) :35-41
[5]   论《刑法》第383条之修正 [J].
欧阳本祺 .
当代法学, 2016, 30 (01) :12-20
[6]   《关于刑法修正案(九)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J].
黄应生 .
人民司法, 2015, (23) :7-10+86
[8]   死刑的废止不需要终身刑替代 [J].
张明楷 .
法学研究, 2008, (02) :79-94
[9]  
责任刑与预防刑.[M].张明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978-7-301-25824-8
[10]  
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M].张明楷;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