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古近系原油物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29
作者
刘华 [1 ]
蒋有录 [1 ]
蔡东梅 [1 ]
鲁雪松 [1 ]
郭沛仁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原油物性; 影响因素; 复杂断块; 油田开发; 东营凹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6.03.00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原油物性资料和地质背景分析为基础,将东营凹陷的原油划分为超重油、重质油、中质油和轻质油4种类型。平面上,相同层系的原油性质呈规律性变化,从生油洼陷中心向边缘呈环带状逐渐变差;复杂断块区的原油性质变化复杂。分析认为,东营凹陷原油物性分布规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油气运移、氧化作用、生物降解以及油源差异等对该区原油性质的环带状分布起主要作用;而油藏保存条件、重力分异作用和油田开发等则是导致东营凹陷局部地区物性变化复杂的主要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103 +103-1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油气运移方向研究 [J].
王圣柱 ;
金强 ;
王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6) :19-21+82
[2]   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三段沉积体系分析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J].
贾光华 ;
李秀华 ;
李小梅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6) :16-18+30
[3]   济阳坳陷胜坨油田原油物性及其成因探讨 [J].
朱光有 ;
金强 ;
周建林 ;
王铜山 ;
李剑 ;
张林晔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9-13
[4]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油-源特征分析 [J].
刘华 ;
蒋有录 ;
杨万琴 ;
王宁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39-43
[5]   东营凹陷油源特征分析 [J].
张林晔 ;
蒋有录 ;
刘华 ;
谭丽娟 ;
张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61-64
[6]   胡十二块油藏流体性质研究 [J].
鞠秀叶 ;
张加友 ;
刘素芹 ;
李胜 .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2, (03) :176-179
[7]   油气水物化性质与油气运移及保存 [J].
朱玉双 ;
王震亮 ;
高红 ;
林艳萍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415-418
[8]   松辽盆地王府凹陷油气水地化特征与油源对比 [J].
黄福堂 ;
冯子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6) :28-33+94-95
[9]   东营凹陷油气差异分离现象及其地质意义 [J].
王平 .
石油学报, 1985, (04) :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