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仑山甜水海北湖砂楔的形成与环境演变

被引:9
作者
常晓丽
金会军
何瑞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甜水海; 砂楔; 围岩; 环境演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P942 [中国自然地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区冰缘最发育的区域,其中西昆仑山甜水海地区广泛分布着砂楔群等冰缘现象。砂楔是寒冷气候条件的产物,对古气候和古环境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甜水海北湖砂楔矿物特征发现,砂楔填充物基本属于近源堆积;14C测年结果以及粒度再结合砂楔形态分析得出,该砂楔的形成经历了13.9kaB.P.,11.9kaB.P.和11.5kaB.P.这3个时期,这3个时期均属于气候小波动中的降温过程,但在甜水海地区它们所对应的降温幅度都不是特别大,大约分别为1.8℃,1℃和4℃。总的来说砂楔可以作为气候由暖湿转为冷干的指示剂。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江汉平原主要河流沉积物重矿物特征与物源区岩性的响应 [J].
康春国 ;
李长安 ;
邵磊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2) :334-342
[2]   青藏高原东南缘玉龙雪山(5596m)晚新生代隆升的侵蚀与构造控制作用 [J].
石许华 ;
王二七 ;
王刚 ;
樊春 .
第四纪研究, 2008, (02) :222-231
[3]   青藏高原甜水海盆地MIS 3阶段湖泊沉积与环境变化 [J].
李世杰 ;
张宏亮 ;
施雅风 ;
朱照宇 .
第四纪研究, 2008, (01) :122-131
[4]   青藏高原年保玉则山末次冰期中期以来的湖泊演化与古冰川发育 [J].
类延斌 ;
张虎才 ;
尚华明 ;
杨伦庆 ;
雷国良 ;
张文翔 .
第四纪研究, 2008, (01) :132-139
[5]   长江三角洲东西部晚新生代地层中的重矿物差异及其物源意义 [J].
陈静 ;
王哲 ;
王张华 ;
陈中原 .
第四纪研究, 2007, (05) :700-708
[6]   玉龙山西麓更新世冰川作用及其与金沙江河谷发育的关系 [J].
赵希涛 ;
张永双 ;
曲永新 ;
郭长宝 .
第四纪研究, 2007, (01) :35-44
[7]   青藏高原的剥蚀与构造抬升 [J].
孔屏 ;
那春光 .
第四纪研究, 2007, (01) :1-5
[8]   新疆罗布泊地区近3.2万年沉积物的气候环境记录 [J].
罗超 ;
杨东 ;
彭子成 ;
张兆峰 ;
刘卫国 ;
贺剑峰 ;
张彭熹 .
第四纪研究, 2007, (01) :114-121
[9]   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大邑砾岩的物源分析与水系变迁 [J].
黎兵 ;
李勇 ;
张开均 ;
张玉修 ;
张毅 ;
魏庆国 ;
汪洋 .
第四纪研究, 2007, (01) :64-73
[10]   中德合作三江源区和甜水海地区多年冻土退化过程科学考察和研究进展 [J].
俞祁浩 ;
Kurt Roth ;
金会军 ;
潘喜才 ;
Schiwek Philip Martin ;
盛煜 ;
魏智 ;
吴吉春 .
冰川冻土, 2006, (06) :8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