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庄凸起中部地区双向油源及其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5
作者
李艳丽
陈致林
王广利
宋长玉
刘旋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油源;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沾化凹陷; 东营凹陷; 陈家庄凸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6.06.01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陈家庄凸起中部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应用族组成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该区馆陶组的原油进行了分类,并进行了精细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馆陶组存在2类原油,且2类原油分别来自南北2个凹陷。北部沾化凹陷为主要油源,原油主要来自于渤南洼陷沙四段上亚段烃源岩;南部东营凹陷沙四段上亚段的烃源岩为凸起中部提供了部分油源。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107 +10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东营凹陷古近系原油物性及其影响因素 [J].
刘华 ;
蒋有录 ;
蔡东梅 ;
鲁雪松 ;
郭沛仁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3) :8-11+103
[2]   渤南洼陷盐湖-咸水湖沉积组合及其油气聚集 [J].
朱光有 ;
金强 ;
张善文 ;
张林晔 ;
郭长春 .
矿物学报, 2004, (01) :25-30
[3]   沾化凹陷复式生烃系统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朱光有 ;
金强 ;
高志卫 ;
周李军 ;
李剑 ;
张林晔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1) :105-111
[4]   济阳坳陷胜坨油田原油物性及其成因探讨 [J].
朱光有 ;
金强 ;
周建林 ;
王铜山 ;
李剑 ;
张林晔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9-13
[5]   东营凹陷主干边界断层(带)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成因解释 [J].
漆家福 ;
肖焕钦 ;
张卫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8-12
[6]   断层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探讨——以济阳坳陷为例 [J].
肖焕钦 ;
陈广军 .
特种油气藏, 2003, (02) :17-19+30
[7]   陆相断陷盆地成藏组合体成藏模式探讨——以东营凹陷梁家楼油田为例 [J].
郝雪峰 ;
宗国洪 ;
熊伟 ;
闵伟 ;
宁方兴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5) :11-13+5
[8]   稳定同位素在石油天然气地质中的应用与进展 [J].
李玉梅 ;
陈践发 .
地质地球化学, 1999, (04) :105-109
[9]   石油碳、氢同位素组成的研究 [J].
沈平 ;
徐永昌 .
沉积学报, 1998, (04) :124-127
[10]   塔北地区不同海相源岩原油的识别 [J].
朱扬明 ;
傅家谟 ;
盛国英 ;
梅傅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6) :27-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