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乌苏河流域MGS3地层段腹足类动物化石种类及气候环境

被引:14
作者
李保生 [1 ]
陈德牛 [2 ]
David DZhang [3 ]
温小浩 [1 ]
邱世藩 [1 ]
欧先交 [1 ]
杜恕环 [1 ]
牛东风 [1 ]
杨艺 [1 ]
叶建萍 [1 ]
郭云海 [2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3] 香港大学地理及地质系
关键词
萨拉乌苏河流域; 米浪沟湾剖面; MGS3层段; 腹足类化石; 气候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毛乌素沙漠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与MIS3相当的MGS3地层段中33LS,35LS,37FL和39LS的腹足类—陆生蜗牛和淡水螺类化石,经鉴定为11种,隶属于8科10属.可以划分为:(1)旋螺属-土蜗螺属组合,主要成员是凸旋螺Gyraulus convexiusculus,西伯利亚旋螺Gyraulus sibiricus,小土蜗Galba pervia,奇异土蜗Galba superegra Gredler等;(2)瓦娄蜗牛属组合,主要成员有伸展瓦娄蜗牛Vallonia patens,白云石虹蛹螺Pupilla muscorum,浅圆盘螺Discus pauper等陆生螺类.依据年代测试结果和这些化石现生种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及地理分布,研究认为,33LS,35LS,37FL,39LS依次距今为26000,29000,33000和38000a,其在时间与气候特点上与格陵兰冰芯GRIP-4,5,6,10间冰段具有较好的对比关系,33LS,35LS,39LS代表了非常温暖湿润时期,37FL次之;MGS3记录的这4个时期的气候波动与MIS3间冰阶全球气候背景下东亚夏季风对毛乌素沙漠的强烈影响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625 / 16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黄土高原秦安中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的蜗牛化石初步研究 [J].
李丰江 ;
吴乃琴 ;
DenisDidier Rousseau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5) :438-444
[2]   晚第三纪红黏土成因和沉积环境的生物学证据:蜗牛化石记录 [J].
裴云鹏 ;
吴乃琴 ;
李丰江 .
科学通报, 2004, (13) :1294-1298
[3]   末次盛冰期黄土高原蜗牛化石记录的气候快速变化及其影响机制 [J].
吴乃琴 ;
刘秀平 ;
顾兆炎 ;
裴云鹏 .
第四纪研究, 2002, (03) :283-291
[4]   黄土高原35万年来冬、夏季风变化周期的差异——陆生蜗牛化石的证据 [J].
吴乃琴 ;
裴云鹏 ;
吕厚远 ;
D.D.Rousseau .
第四纪研究, 2001, (06) :540-550
[5]   南海南部近20万年沉积序列与古气候变化关系 [J].
陈木宏 ;
涂霞 ;
郑范 ;
颜文 ;
汤贤赞 ;
陆钧 ;
王保贵 ;
卢苗安 .
科学通报, 2000, (05) :542-548
[6]   末次冰期晚期黄土蜗牛化石记录的气候不稳定性 [J].
吴乃琴 ;
D.D.Rousseau ;
刘东生 .
科学通报, 1998, (15) :1654-1658
[7]   新疆托木尔峰黄土地层中蜗牛化石组合及其意义(腹足纲:肺螺亚纲:柄眼目) [J].
陈德牛 ;
张国庆 .
动物分类学报, 1998, (03) :229-234
[8]   150ka以来毛乌素沙漠的堆积与变迁过程 [J].
李保生 ;
靳鹤龄 ;
吕海燕 ;
祝一志 ;
董光荣 ;
孙冬怀 ;
张甲坤 ;
高全洲 ;
阎满存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85-90
[9]   前处理方法对黄土沉积物粒度测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鹿化煜 ;
安芷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23) :2535-2538
[10]   110ka来洛川黄土地层中蜗牛化石记录与环境因子分析 [J].
吴乃琴 ;
D.D.Rousseau ;
刘东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5) :40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