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去白云石化作用机理及其对储集层的改造
被引:17
作者:
张杰
[1
,2
]
寿建峰
[1
,2
]
文应初
[2
,3
]
王一刚
[2
,3
]
胡安平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去白云石化;
影响因素;
机理方解石—白云石—溶液体系;
储集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去白云石化作用在地层中普遍发育,但对其形成环境、影响因素、形成机理以及对储集层的作用等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文中分析了去白云石化的识别标志,从是否保留原始晶形、产出状态及形成环境以及成岩作用中的表现形式3个方面对去白云石化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去白云石化形成环境广泛,从近地表受大气淡水影响的环境,直到浅埋藏、深埋藏等环境,甚至表生矿床、湖相环境中都可以发育去白云石化。影响去白云石化的因素主要有:原始白云石的化学成分与物性、有序度、流体性质(包括流体中SO2-4浓度、Ca/Mg值、温度、CO2分压和pH值等)以及原始白云石是否含Fe等。利用阴极发光与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可有效界定近地表、海水与淡水混合以及埋藏等不同环境下去白云石化的形成机理。去白云石化的过程可以被分为两个步骤:(1)白云石的溶解;(2)方解石的沉淀。这两个步骤可能仅发生其中之一或前后顺序不同。去白云石化多从白云石晶体核心或边缘与核心之间的界面处开始,这是由于这些地方在白云石生长过程中有缺陷或Ca含量较高。去白云石化可以被认为是Mg2+逐渐释放的过程。方解石—白云石—溶液体系的研究有助于探讨方解石、白云石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及影响因素。近地表去白云石化常常与膏盐溶解和渗流带/潜流带大气淡水有关。横向上连续分布的去白云石化地层可指示不整合面。研究去白云石化作用产物的特征,可以反映成岩作用期次及流体来源。去白云石化可增大溶模孔和晶间隙,改善储集性能,但去白云石化贡献的孔隙多与后期淋滤有关,如果缺乏后期淋滤,晚期埋藏形成的去白云石化方解石对于储集层孔隙是破坏性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84
页数:1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