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副热带急流的空间结构及其与中国冬季气温的关系

被引:17
作者
姚慧茹
李栋梁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东亚副热带急流; 空间结构; 中国冬季气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3 [大气温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1950~2012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风场资料和中国542个台站逐日观测资料研究东亚副热带急流(EAJ)的空间结构及其与中国冬季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东亚副热带急流在空间呈不规则管状结构,冬季急流体积最大,垂直厚度范围自500hPa至100hPa;夏季急流体积最小,仅存在于200hPa附近。急流管在秋、冬、春季略呈西南—东北走向,在夏季呈西—东走向。不同高度上的最大风速轴线在南北方向的移动不尽一致,春、秋季低层风速轴比高层偏北。东亚急流管不同区域下方的垂直运动及其年变化存在差异。冬季东亚副热带急流强度与同期中国气温关系密切,特别是高原上空的急流越强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偏低。
引用
收藏
页码:881 / 8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东亚副热带冬季风南边缘的确定及其变化特征 [J].
杨绚 ;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 2012, (03) :668-675
[2]   冬季中东急流对中国西南地区覆冰形成的影响 [J].
曲巧娜 ;
李栋梁 ;
熊海星 ;
金西平 .
大气科学 , 2012, (01) :195-203
[3]   北太平洋涛动的季节演变及其与我国冬春气候异常的联系 [J].
王林 ;
陈文 ;
冯瑞权 ;
梁嘉静 .
大气科学, 2011, 35 (03) :393-402
[4]   冬季中东急流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气候的关系 [J].
倪东鸿 ;
孙照渤 ;
李忠贤 ;
曾刚 .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11 (03) :354-359
[5]   冬季中东急流与中国气候异常的联系 [J].
倪东鸿 ;
孙照渤 ;
李忠贤 ;
曾刚 ;
邓伟涛 .
气象科学, 2010, 30 (03) :301-307
[6]   7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变化对我国雨带的影响 [J].
董丽娜 ;
郭品文 ;
王鹏祥 ;
祁莉 .
高原气象 , 2010, (02) :286-296
[7]   初夏至盛夏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突变早晚与东亚环流异常的关系 [J].
董丽娜 ;
郭品文 ;
张福颖 .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4) :543-552
[8]   青藏高原热力状况对东亚夏季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影响 [J].
申乐琳 ;
何金海 ;
陈隆勋 ;
郭栋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9, 32 (01) :25-31
[9]   对流层上层副热带西风急流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 [J].
况雪源 ;
张耀存 ;
刘健 .
高原气象, 2008, (04) :701-712
[10]   高空西风急流东西向形态变化对梅雨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J].
杜银 ;
张耀存 ;
谢志清 .
气象学报, 2008, (04) :566-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