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羌塘-三江区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

被引:9
作者
罗梅 [1 ]
潘凤雏 [2 ]
李巨初 [1 ]
徐志忠 [3 ]
邓午忠 [4 ]
李关清 [5 ]
刘丽君 [6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
[2] 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3] 西藏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
[4] 西藏地勘局第六地质大队
[5] 西藏地勘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6]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喀喇昆仑-三江成矿省; 金属矿床; 成矿分布规律; 矿床成矿系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本文依据近年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大调查的资料与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获得的系统、详细的矿产资源资料,系统总结了西藏自治区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矿床成矿谱系,重点论述了喀喇昆仑(羌塘)-三江成矿省(含西金乌兰-金沙江成矿带、北羌塘-昌都成矿带及喀喇昆仑-他念他翁成矿带)的矿产地质特征及成矿分布规律与成矿系列。羌塘-三江成矿区除喀喇昆仑-他念他翁成矿带(Ⅲ-37)的多龙、美多及当曲等矿床分布在南羌塘与他念他翁地区外,其他主要矿床都分布在藏东三江地区。羌南地区主要有与燕山中晚期岩浆作用有关(如多龙铜矿)矿床成矿系列、与新生代流体-改造有关(如美多锑矿)矿床成矿系列和与燕山中晚期层控热液-改造有关(如当曲铁矿)矿床成矿系列。喜马拉雅期在藏东三江地区的成矿事件是非常重要的金属矿床成矿事件。造山带产生大规模走滑-伸展、推覆-剪切及其伴生的富钾碱性斑岩(岩浆热液)、弧后前陆盆地两侧推覆形成的盆地流体系统(以热液对流系统为特征),构成了玉龙铜矿为代表的Cu-Mo-Ag成矿系列和拉诺玛铅矿为代表的Pb-Zn-Sb成矿系列,及美多锑矿为代表的Sb-Ag成矿系列。
引用
收藏
页码:2556 / 257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成矿作用与矿床定位预测研究.[D].唐菊兴.成都理工大学.2003, 04
[2]   西藏昌都地区拉诺玛铅锌锑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J].
陶琰 ;
毕献武 ;
辛忠雷 ;
朱飞霖 ;
廖名扬 ;
李玉帮 .
矿床地质, 2011, 30 (04) :599-615
[3]   西藏波龙斑岩铜金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祝向平 ;
陈华安 ;
马东方 ;
黄瀚霄 ;
李光明 ;
李玉彬 ;
李玉昌 .
岩石学报, 2011, 27 (07) :2159-2164
[4]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床辉钼矿Re-Os和锆石U-Pb SHRIMP测年及地质意义 [J].
佘宏全 ;
李进文 ;
马东方 ;
李光明 ;
张德全 ;
丰成友 ;
屈文俊 ;
潘桂棠 .
矿床地质, 2009, 28 (06) :737-746
[5]   班公湖带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床斑岩-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时代:对成矿构造背景的制约 [J].
李金祥 ;
李光明 ;
秦克章 ;
肖波 .
岩石学报, 2008, 24 (03) :531-543
[6]   西藏日土地区弗野玢岩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J].
冯国胜 ;
陈振华 ;
廖六根 ;
肖业斌 .
地质通报, 2007, (08) :1041-1047
[7]   西藏多不杂超大型富金斑岩铜矿的蚀变-矿化特征及高氧化成矿流体初步研究 [J].
李光明 ;
李金祥 ;
秦克章 ;
张天平 ;
肖波 .
矿床地质, 2006, 25(S1) (S1) :411-414
[8]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床高温高盐度流体包裹体及其成因意义 [J].
佘宏全 ;
李进文 ;
丰成友 ;
马东方 ;
潘桂棠 ;
李光明 .
地质学报, 2006, (09) :1434-1447+1491
[9]   藏西班公湖斑岩铜矿带的形成时代与成矿构造环境 [J].
曲晓明 ;
辛洪波 .
地质通报, 2006, (07) :792-799
[10]   藏北美多锑矿带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探讨 [J].
闫升好 ;
余金杰 ;
赵以辛 ;
徐志忠 ;
王安建 ;
滕荣丽 .
地球学报, 2004, (05) :54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