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径闪烁仪测量戈壁地区感热通量

被引:14
作者
马迪 [1 ,2 ]
吕世华 [1 ]
陈晋北 [1 ]
权晓晶 [3 ]
奥银焕 [1 ]
陈世强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大孔径闪烁仪(LAS); 涡动相关方法(EC); 感热通量; 混合对流方法(MIX); 自由对流方法(FRE);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H762 [地球物理观测仪器];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0401 ; 081102 ;
摘要
利用2008年6月11~30日在金塔开展的"绿洲系统非均匀下垫面能量水分交换和边界层过程观测与理论研究"期间第一阶段戈壁下垫面大孔径闪烁仪(LAS)的观测资料,用混合对流方法和自由对流方法分别计算了戈壁感热通量。结果表明,对于利用LAS资料计算地表感热通量的方法中,混合对流方法相对于自由对流方法更加适用,且混合对流方法中Andreas给出的参数相对于DeBruin的参数更加适用于戈壁下垫面。此外,LAS测得的感热通量相对涡动相关方法的值较大,提高了地表能量闭合度。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观测通量的空间代表性 [J].
宫丽娟 ;
刘绍民 ;
双喜 ;
蔡旭辉 ;
徐自为 .
高原气象, 2009, 28 (02) :246-257
[2]   不同下垫面大孔径闪烁仪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J].
卢俐 ;
刘绍民 ;
徐自为 ;
王介民 ;
李小文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 (02) :171-178
[3]   夏季金塔绿洲近地层通量足迹及源区分布特征分析 [J].
马迪 ;
吕世华 ;
陈世强 ;
罗斯琼 ;
权晓晶 .
高原气象, 2009, 28 (01) :28-35
[4]   一种基于土壤温湿资料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的温度预报校正法 [J].
阳坤 ;
王介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2) :243-250
[5]   大孔径闪烁仪研究区域地表通量的进展 [J].
卢俐 ;
刘绍民 ;
孙敏章 ;
王介民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9) :932-938
[6]   额济纳绿洲夏末典型晴天小气候特征分析 [J].
张艳武 ;
冯起 ;
吕世华 ;
黄静 ;
司建华 ;
苏永红 .
高原气象, 2005, (04) :516-521
[7]   绿洲边缘夏季小气候特征及地表辐射与能量平衡特征分析 [J].
张宇 ;
吕世华 ;
陈世强 ;
奥银焕 ;
胡泽勇 ;
韦志刚 .
高原气象, 2005, (04) :527-533
[8]   敦煌绿洲—戈壁过渡带地表辐射与能量特征分析 [J].
王胜 ;
张强 ;
卫国安 .
高原气象, 2005, (04) :556-562
[9]   LAS测定显热通量的影响因子分析 [J].
黄妙芬 ;
刘绍民 ;
朱启疆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4, (04) :133-138
[10]   荒漠戈壁大气总体曳力系数和输送系数观测研究 [J].
张强 ;
卫国安 .
高原气象, 2004, (03) :30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