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适用观念之思考——从增强可操作性到增强操作过程的规范性

被引:9
作者
徐阳
机构
[1] 辽宁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证明标准; 自由心证; 语义解释; 体系解释; 技术规范; 指导性案例;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7.02.007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在自由心证认知规律的统领下,增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可操作性是法律解释难以完成的任务。虽然语义解释有学理研究意义,但是从概念到概念的语义解释脱离诉讼语境,其发挥的心证引导作用非常有限。运用以诉讼功能为核心的体系解释方法有利于明确证明标准的内涵,将其作为语义解释的补充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规范刑事诉讼证明标准适用的观念应从通过法律解释增强可操作性转向增强其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增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可从明确证据运用中的技术规范、颁布证明标准适用的指导性案例、设置证明标准适用中更严格的程序操作规范3个方面着手。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印证”证明模式反思与重塑:基于中国刑事错案的反思 [J].
左卫民 .
中国法学, 2016, (01) :162-176
[2]   中国刑事印证理论批判 [J].
周洪波 .
法学研究, 2015, 37 (06) :136-155
[3]   “正义标尺”还是“乌托邦”?——比较视野中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J].
吴泽勇 .
法学家, 2014, (03) :145-162+180
[4]   刑事证明标准中主客观要素的关系 [J].
陈瑞华 .
中国法学, 2014, (03) :177-195
[6]   论类似案件的判断 [J].
张骐 .
中外法学, 2014, 26 (02) :520-543
[7]   “排除合理怀疑”是一个更低的标准吗? [J].
魏晓娜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 (09) :57-63
[8]   中国法语境中的“排除合理怀疑” [J].
龙宗智 .
中外法学, 2012, 24 (06) :1124-1144
[9]   刑事诉讼法制建设的重大进步 [J].
陈光中 ;
曾新华 ;
刘林呐 .
清华法学, 2012, 6 (03) :7-19
[10]   刑事错判证明标准的名案解析 [J].
何家弘 .
中国法学, 2012, (01) :15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