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印证理论批判

被引:69
作者
周洪波
机构
[1]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证明方法模式; 印证; 自由心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围绕"印证"来研究我国的刑事证明方法模式,这些研究造成的突出理论印象是:"印证"这一概念工具,在实证上能够较为具体地呈现中国特色刑事证明方法的类型特征;在规范上也能作为事实认定的具体判断标准发挥作用,尽管还应适当借鉴西方的自由心证方法。这导致"印证"一词在刑事司法实务中日益流行,且有泛滥之势。需要注意的是,有关研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对印证的理解不合常识且较为驳杂,无法清晰标识我国刑事证明方法的模式特征;对证明方法模式的归因解释难以成立;未能澄清对证明方法的应有规范立场,因而无力促成现实的合理化变革。因此,学界仍需寻找替代性的模式理论来说明我国刑事证明方法所面临的转型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55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刑事证明的两种模式 [J].
褚福民 .
政法论坛, 2015, 33 (02) :93-103
[2]   融合心证:对证据印证证明模式的反思 [J].
朱锡平 .
法律适用, 2015, (02) :81-85
[3]   追证与印证——论刑事诉讼中自由心证的客观化及其路径 [J].
帅清华 ;
郭小亮 .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5, 27 (01) :75-82
[4]   模糊的刑事证明逻辑——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证据规则评析 [J].
周洪波 ;
缪锌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36 (01) :79-90
[5]   印证还是心证:刑事质证的迷局与解困 [J].
朱锡平 .
犯罪研究, 2014, (05) :2-17
[7]   薄熙来案审判中的若干证据法问题 [J].
龙宗智 .
法学, 2013, (10) :3-15
[8]   聂树斌案法理研判 [J].
龙宗智 .
法学, 2013, (08) :3-11
[9]   印证规则与刑事错案预防 [J].
杨建文 ;
张向东 .
法律适用, 2013, (06) :43-49
[10]   刑诉法修改下相互印证的证明模式 [J].
谢小剑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 (05) :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