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证规则与刑事错案预防

被引:14
作者
杨建文 [1 ]
张向东 [2 ]
机构
[1] 最高人民法院
[2] 不详
关键词
被告人; 证人; 供述; 客观性证据; 错案预防; 被害人; 刑事; 刑事错案; 自由心证制度; 口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一、引言刑事错案是对一个国家刑事司法体系有效性直接、全面的检验。在终极意义上,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刑事错案终究不可避免,但就任何一个具体错案而言,一定意义上又是可以避免的,由此也折射出了刑事诉讼在制度设计上的某些不足。错案既可能发生在侦查阶段,也可能发生在审查起诉阶段,但危害最大、对社会秩序破坏最为严重的莫过于审判阶段发生的刑事错案。前两个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党委政法委在我国政法关系中的功能审视 [J].
殷啸虎 .
法学, 2012, (06) :3-11
[2]   论证据相互印证规则 [J].
陈瑞华 .
法商研究, 2012, 29 (01) :112-123
[3]   德美证据排除规则之放射效力研究 [J].
刘磊 .
环球法律评论, 2011, 33 (04) :96-107
[4]   证据相互印证规则与死刑案件事实的细节认定 [J].
牛克乾 .
人民司法, 2010, (14) :4-7
[5]   地方政法委“冤案协调会”的潜规则应该予以废除 [J].
严励 .
法学, 2010, (06) :40-44
[6]   暴力犯罪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 [J].
郭欣阳 .
法学杂志, 2010, 31 (04) :132-134
[7]   刑事印证之研究 [J].
张少林 ;
卜文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 (02) :84-90
[8]  
刑事诉讼证明基本范畴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闵春雷, 2011
[9]  
刑事诉讼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林钰雄,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