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佃权的历史考察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22
作者
周子良
机构
[1] 山西大学法学院山西太原
关键词
永佃权; 永佃制; 一田两主; 历史考察; 当代价值; 物权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本文对中外永佃权的历史做了粗略的梳理 ,以期辨正学界对永佃权某些方面的误解。以此为据 ,进而阐明永佃权的当代价值。在考察中国和国外法律史的过程中 ,采用可靠的史料是重要的 ,而使用该国文化中特定的语言系统又是必须的。中国古代存在永佃制 ,但绝没有永佃权 ;中国的永佃制萌芽于隋唐而非秦汉或北宋 (英宗 ) ;永佃权虽然生成于私有制的土壤 ,但对我国物权法中的农地立法 ,仍有借鉴的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2]   永佃权制度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J].
刘旺洪 ;
刘敏 .
江苏社会科学, 1998, (06) :75-80
[13]   关于我国物权立法的三点思考 [J].
郭明瑞 .
中国法学, 1998, (02) :21-26
[14]   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与农地使用权制度的确立 [J].
陈甦 .
中国法学, 1996, (03) :88-95
[15]   农村土地经营实行永佃权法律制度初论 [J].
张全江 .
河北法学, 1989, (03) :22-24+32
[16]  
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M].梁治平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17]  
秦汉问题研究.[M].张传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8]  
中国民法史.[M].叶孝信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9]  
续资治通鉴长编.[M].(宋)李焘撰;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中华书局.1992,
[20]  
原始人的法.[M].(美)霍贝尔(Hoebel;E.Adamson)著;严存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