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体系的结构特征及系统实现路径——基于解释结构模型

被引:18
作者
方茜 [1 ]
郑建国 [2 ]
机构
[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 四川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协同创新体系; 结构特征; 解释结构模型;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5.12.011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运用静态结构化技术构建"协同创新体系结构模型",探讨协同创新体系的结构特征及相关问题,主要结论是:(1)协同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大系统,包含创新导向、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能力、政府功能和影响经济七个功能模块。(2)除主体外,文化、环境、知识、资源和政府等要素的协同是系统运行的重点。(3)系统推进协同创新的路径有:营造创新文化,倡导失败学研究;创新协同模式,发挥知识与创新共同体、专利联盟优势;关注环境协同,促进缄默知识分享;培育创新集群,升级产业、科技集群;制定分享计划,实现主体利益协同。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美国协同创新主体功能定位研究 [J].
蓝晓霞 ;
刘宝存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5 (04) :155-160
[2]   基于区域产业互动的三螺旋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J].
康健 ;
胡祖光 .
科研管理, 2014, 35 (05) :19-26
[3]   创新、创业与创新集群发展研究综述 [J].
陈斌 ;
徐维祥 ;
王庆喜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31 (09) :157-160
[4]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J].
王进富 ;
张颖颖 ;
苏世彬 ;
刘江南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 (16) :1-6
[5]   区域创新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以湖南省14地市州为例 [J].
李林 ;
杨泽寰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 (19) :109-114
[6]   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J].
高建新 .
科技管理研究, 2013, 33 (10) :74-78
[7]   承接产业转移视角的区域协同创新机理分析——兼论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创新 [J].
张仁枫 ;
王莹莹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 (07) :26-30
[8]   基于SEM的高新区协同创新体系构建及影响因素探析——以56个国家级高新区为例 [J].
欧光军 ;
孙骞 .
工业技术经济, 2013, 32 (03) :97-104
[9]   基于协同创新的概念性结构模型研究 [J].
李金海 ;
崔杰 ;
刘雷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3, 42 (01) :112-118
[10]   协同创新理论模式及区域经济协同机制的建构 [J].
马永坤 .
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7 (02) :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