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江孜县白沙地区宗卓混杂岩:岩石组成与物源区分析

被引:11
作者
孙高远 [1 ]
胡修棉 [1 ]
王建刚 [1 ,2 ]
机构
[1]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藏南; 宗卓; 混杂岩; 岩石学; 物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藏南宗卓混杂岩是印度-欧亚大陆早期碰撞过程的重要地质记录。本文对江孜县白沙地区宗卓混杂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和室内岩石学研究。该混杂岩由岩块和"基质"组成,岩块岩石类型有砂岩、硅质岩、玄武岩、砾岩等,"基质"以未变质的黑色页岩、泥岩为主。砂岩碎屑统计显示,其碎屑成分为火山岩屑和沉积岩屑,与日喀则弧前盆地类似。砂岩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表明,其年龄峰主要分布在77~129 Ma,与冈底斯弧的年龄值相同。物源区分析说明,宗卓混杂岩内的大量砂岩物源来自于缝合带北侧的冈底斯火山弧,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背景下形成的一套碰撞混杂岩。
引用
收藏
页码:1343 / 13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藏西南札达白垩纪Albian期海绿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J].
李响 ;
蔡元峰 ;
胡修棉 ;
黄志诚 ;
王建刚 ;
耿建华 .
地质论评, 2011, 57 (01) :63-72
[2]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构造特征及成因模式新见解 [J].
孙东 ;
王道永 .
地质学报, 2011, 85 (01) :56-65
[3]   印度-亚洲碰撞大地构造 [J].
许志琴 ;
杨经绥 ;
李海兵 ;
嵇少丞 ;
张泽明 ;
刘焰 .
地质学报, 2011, 85 (01) :1-33
[4]   砂岩副矿物的物源区分析新进展 [J].
王建刚 ;
胡修棉 .
地质论评, 2008, (05) :670-678
[5]   西藏江孜地区海相白垩系铁赋存状态及古海洋意义 [J].
陈曦 ;
王成善 ;
胡修棉 ;
黄永建 .
地质学报, 2008, (01) :77-84
[6]   藏南早白垩世火山岩屑砂岩对印度大陆北缘火山事件的约束 [J].
陈蕾 ;
胡修棉 ;
黄志诚 .
地质学报, 2007, (04) :501-510
[7]   藏南晚白垩世宗卓组巨型混杂堆积的特征及其地裂——地震成因论证 [J].
周志广 ;
梁定益 ;
刘文灿 ;
万晓樵 ;
赵兴国 ;
王克友 .
地质论评, 2006, (03) :314-320+435
[8]   藏南江孜盆地北缘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J].
周志广 ;
刘文灿 ;
梁定益 ;
王克友 ;
赵兴国 ;
张爱平 .
地质通报, 2005, (04) :341-348
[9]   大地构造相在东昆仑造山带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J].
张克信 ;
朱云海 ;
殷鸿福 ;
王国灿 ;
陈能松 ;
侯光久 .
地球科学, 2004, (06) :661-666
[10]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段二叠纪——白垩纪的火山活动(Ⅰ):分布特点及其意义 [J].
朱弟成 ;
潘桂棠 ;
莫宣学 ;
廖忠礼 ;
江新胜 ;
王立全 .
地质通报, 2004, (07) :645-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