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方法:农村教师教育模型的必然选择

被引:5
作者
唐松林
刘艳庆
机构
[1]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背景方法; 农村教师; 农村教师教育; 模型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51 [教师];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农村教师教育一直与城市教师教育是在同一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大致存在标准改善型、中小学改善型和一体化改善型等三种模型。但针对农村教师发展而言,以上三种模型存在农村教师独立人格遮蔽、农村教师群体特殊性缺场、农村教师教育效用过低等弊端。背景方法是一种加强农村教师教育的方法论思想,认为农村教师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应该是围绕农村教师生存现场,农村教师教育主体是农村教师而非大学专家,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农村教师教育机构是农村学校而非大学,农村教师的特殊环境与特殊资源对农村教师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伙伴合作 共同发展——上海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模式 [J].
赵洁慧 .
教育发展研究, 2007, (08) :52-55
[2]  
Restructuring a traditional student teacher supervision model:Fos-tering enhanc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mentoring with in a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context. Teaching and TeacherEducation . 2007
[3]   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理论探讨 [J].
谢安邦 .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 1997, (05) :8-11
[4]   对日本现行教师教育制度的批判与超越──日本教师教育理论新成果 [J].
金美福 .
东疆学刊, 1999, (02) :16-20
[5]   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概念取向与问题框架 [J].
杨启光 .
全球教育展望, 2006, 35 (08) :64-67
[6]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 [J].
庞丽娟 ;
韩小雨 .
教育研究, 2006, (09) :47-53
[7]   国外教师教育模式的发展变革 [J].
袁东 ;
靳希斌 .
民主, 2007, (01)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