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字原住民向数字公民转化

被引:40
作者
张立新
张小艳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数字原住民; 数字公民教育; 数字化生存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数字原住民是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新技术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行为特点,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造成了诸多网络社会的问题。为了减少和消除网络社会的各种问题,数字原住民应该转变为能够理解与技术相关的人文和社会问题,并能在应用信息技术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表现出合乎法律和道德规范行为的数字公民。为了促进数字原住民向数字公民转化,应该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广播媒体如何应对“数字原住民”——关于新媒体的思考 [J].
朱连学 ;
张君琳 .
声屏世界, 2014, (07) :63-64
[2]   基于数字化生存能力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重构 [J].
张丽霞 ;
王丽川 .
电化教育研究, 2013, 34 (12) :82-87
[3]   论网络社会公共道德的建设 [J].
徐仲伟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9 (06) :34-41+173
[4]   美国大学数字公民教育及其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启示 [J].
刘国龙 ;
魏纪林 .
知识产权, 2013, (05) :94-99
[5]   数字化生存能力概览——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提升 [J].
张立新 ;
林文婷 .
现代教育技术, 2012, 22 (02) :33-35
[6]   数字化生存能力的内涵与结构解析 [J].
张丽霞 ;
袁丽 .
中国电化教育, 2012, (01) :24-28
[7]   “数字化生存”的教育吁求与应对 [J].
张丽霞 .
教育发展研究, 2011, 31 (23) :70-73
[9]   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综述 [J].
张乐 .
中国青年研究, 2010, (12) :9-14
[10]   两种世界 两个课堂——信息社会中的教育 [J].
张立新 .
中国电化教育, 2009, (06)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