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刑法的现实风险与控制

被引:43
作者
孙万怀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关键词
风险社会; 风险刑法; 抽象危险犯; 行为无价值;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3.06.009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风险社会"理论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民主的体制下应对新的社会风险,而不是通过扩张与公民基本权利相对的国家权力来解决这一问题。在"社会风险"理论者看来,无限制扩充国家权力来抵御社会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刑法应对风险绝对不是通过确立风险刑法的模式来强调刑法的恐吓性。我国当前刑法理论所说的"风险社会"实际上不是"风险社会"论意义上的风险社会,而是通喻社会风险,有时还包括"人为风险"。"风险社会"理论不能直接为风险刑法奠基。抽象危险犯本身作为一种立法拟制的结果,无法为风险刑法提供适当的支撑;行为无价值理论更是以客观主义为基础,与风险刑法的理论基础并不契合,无法在客观归责理论中获取共识。风险刑法的实质是刑法威吓作用在新时期的重新泛滥,是对合法性原则的突破。信守刑事政策和法治的底线、厘清刑事政策与刑事法治的关系才是根本出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4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风险规制的刑法理性重构 以风险社会理论为基础 [J].
程岩 .
中外法学, 2011, 23 (01) :111-125
[2]   论民意在刑事司法中的解构 [J].
孙万怀 .
中外法学, 2011, 23 (01) :143-160
[3]   抽象危险犯的反思性审视与优化展望——基于风险社会的刑法保护 [J].
谢杰 ;
王延祥 .
政治与法律, 2011, (02) :75-81
[4]   酒后驾车入罪化刍议 [J].
周旭明 ;
马荣丽 .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0, (12) :73-75
[5]   风险分配与刑法归责:因果关系理论的反思 [J].
劳东燕 .
政法论坛, 2010, 28 (06) :95-107
[6]   危害性原则的崩溃与安全刑法的兴起——兼评伯纳德·哈考特与劳东燕的“崩溃论” [J].
王钧 ;
冀莹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 (09) :24-30
[7]   欧陆刑法中的抽象危险犯及其启示 [J].
张红艳 .
河北法学, 2009, 27 (09) :155-160
[8]   犯罪故意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J].
劳东燕 .
政法论坛, 2009, 27 (01) :82-92
[9]   行为无价值论的疑问——兼与周光权教授商榷 [J].
张明楷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1) :99-115+206
[10]  
抽象危险犯的基础和边界.[J].约克·艾斯勒;蔡桂生;.刑法论丛.200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