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八道湾组沉积特征与聚煤规律分析

被引:21
作者
彭雪峰
田继军
汪立今
姜科庆
机构
[1] 新疆大学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八道湾组; 沉积特征; 聚煤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经典层序地层学和现代沉积学的基本原理,在综合研究钻井、测井、露头、岩心及古生物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八道湾组的沉积特征和聚煤规律:对单井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提出准南侏罗系八道湾组的层序划分方案,将八道湾组分为两个具有完整三分结构的层序SQ1和SQ2(与煤田八道湾组下段和上段一一对应);根据连井剖面,建立了八道湾组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结合盆地地质条件,进行了各体系域的沉积相平面分析;最后分析了聚煤规律,表明煤田主力煤层主要发育在低位体系域的末期和高位体系域早期,三角洲平原区是聚煤的最佳场所,对下一步煤炭勘探区的确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72 / 168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黑龙江东部始新统虎林组中期基准面旋回与聚煤作用 [J].
李仰春 ;
杨晓平 ;
金哲岩 ;
郝永鸿 .
中国地质, 2008, (04) :699-705
[2]   准噶尔盆地中部2区块高分辨层序地层研究 [J].
彭勇民 ;
向奎 ;
穆同雨 .
中国地质, 2008, (02) :264-272
[3]   新疆煤炭资源的地质特征及其开发前景 [J].
王永 ;
康高峰 .
西北地质, 2007, (04) :81-86
[4]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滑脱层厘定 [J].
董臣强 ;
孙自明 ;
洪太元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2) :138-142
[5]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研究展望 [J].
邢焕清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6, (01) :34-37
[6]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纪沉积相演化与盆地格局 [J].
方世虎 ;
郭召杰 ;
宋岩 ;
吴朝东 ;
张志诚 ;
王美娜 ;
范瑞东 .
古地理学报, 2005, (03) :347-356
[7]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纲要 [J].
鲍志东 ;
刘凌 ;
张冬玲 ;
李儒峰 ;
管守锐 ;
康永尚 ;
王英名 ;
齐雪峰 ;
赵秀岐 .
沉积学报, 2005, (02) :194-202
[8]   新疆准南煤田阜康一带煤炭资源分布区地质特征 [J].
周继兵 ;
曾宪军 ;
樊涛 .
新疆地质, 2005, (02) :146-151
[9]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八道湾组聚煤作用控制因素分析 [J].
何志平 ;
邵龙义 ;
康永尚 ;
刘永福 ;
罗文林 ;
齐雪峰 .
沉积学报, 2004, (03) :449-454
[10]   浅析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在层序地层中的意义 [J].
刘豪 ;
王英民 ;
王媛 .
沉积学报, 2002, (02) :19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