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北麓阿羌黄土剖面AQS3层段记录的末次间冰阶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

被引:15
作者
李保生 [1 ]
温小浩 [1 ]
David Dian Zhang [2 ]
李森 [3 ]
董光荣 [4 ]
杜恕环 [1 ]
欧先交 [1 ]
邱世藩 [1 ]
王贵勇 [3 ]
李志文 [1 ]
牛东风 [1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香港大学地理及地质系
[3]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
[4]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昆仑山北麓; 阿羌黄土剖面; AQS3层段; 末次间冰阶; 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3 [第四纪(系)];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070903 ;
摘要
通过对昆仑山北麓阿羌黄土剖面AQS3层段的年代测试、粒度参数(Mz和σ)以及主要氧化物(SiO2,Al2O3,TOFE(Fe2O3+FeO)和(Al2O3+TOFE)/SiO2比值)分析,并结合区域相关地层反映的古环境和腹足类化石指示的古生态,认为AQS3记录了末次间冰阶19个旋回的干冷与暖湿的气候波动。其中,15个具有千年尺度旋回的各个温暖期能够较好地与GRIP冰芯氧同位素曲线中的D-O事件在时代和气候性质上进行一一对比。可能是由于地处毗邻冰川山麓、加之海拔较高,故该层段粒度与主要氧化物显示的气候变动的幅度并不大,然而却相当敏感。不仅于此,这种千年尺度的温暖气候变化在昆仑山北麓及其近邻区域也有明显的表现。例如,在昆仑山北麓普鲁地层剖面中,指示暖干气候作用下形成的含石膏等盐类的砂土砾石层的TL年龄为距今31000年、45500~41600年、45900年和54500年,可以依次与GRIPδ18O中的间冰段D/O6,D/O12,D/O13和D/O15进行对比;在阿尔金山北麓,类似的并具有荒漠漆的砂土砾石层的TL年龄为37200aB.P.和59700aB.P.,分别相当于D/O9和D/O17间冰段;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高阶地(海拔1310m),可能代表了剧烈升温的气候背景下,环塔里木盆地四周高山冰雪大量消融导致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大湖期",其日历年为33197aB.P.,与GISP2冰芯氧同位素曲线在33000aB.P.的暖阶段相当。发生在昆仑山北麓及毗邻区域AQS3时期若干温暖阶段的地层学证据以及其在时间上能够与GRIP和GISP2冰芯氧同位素曲线相关暖峰的耦合,表明由阿羌剖面末次间冰阶粒度和主氧化物峰谷变化反映出来的多次冷暖波动,其根本原因还是受到北半球D/O振荡的强烈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萨拉乌苏河流域末次间冰阶气候——以米浪沟湾剖面为例 [J].
温小浩 ;
李保生 ;
章典 ;
范小平 ;
叶建萍 ;
杜恕环 ;
郭云海 ;
陈德牛 .
地质学报, 2007, (04) :553-562
[2]   新疆罗布泊地区近3.2万年沉积物的气候环境记录 [J].
罗超 ;
杨东 ;
彭子成 ;
张兆峰 ;
刘卫国 ;
贺剑峰 ;
张彭熹 .
第四纪研究, 2007, (01) :114-121
[3]   中国南方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重要意义 [J].
程海 ;
艾思本 ;
王先锋 ;
汪永进 ;
孔兴功 ;
袁道先 ;
张美良 ;
林玉石 ;
覃嘉铭 ;
冉景丞 .
第四纪研究, 2005, (02) :157-163
[4]   贵州都匀七星洞石笋剖面晚更新世高分辨率的气候地层学 [J].
覃嘉铭 ;
袁道先 ;
程海 ;
林玉石 ;
张美良 ;
王华 ;
冯玉梅 ;
涂琳玲 .
第四纪研究, 2004, (03) :318-324
[5]   黄土高原马兰黄土记录的MIS3温湿气候 [J].
李玉梅 ;
刘东生 ;
吴文祥 ;
韩家楙 ;
洪业汤 .
第四纪研究, 2003, (01) :69-76
[6]  
40~30ka B.P.中国暖湿气候和海侵的特征与成因探讨[J]. 施雅风,于革.第四纪研究. 2003(01)
[7]   40~30ka B.P.中国西北地区暖湿气候的地质记录及成因探讨 [J].
杨保 ;
施雅风 .
第四纪研究, 2003, (01) :60-68
[8]   西藏纳木错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变迁与湖面变化 [J].
赵希涛 ;
朱大岗 ;
严富华 ;
吴中海 ;
马志邦 ;
麦学舜 .
第四纪研究, 2003, (01) :41-52
[9]   贵州七星洞晚更新世晚期石笋的古气候环境记录 [J].
彭子成 ;
张兆峰 ;
蔡演军 ;
张美良 ;
林玉石 ;
刘桂建 .
第四纪研究, 2002, (03) :273-282
[10]   昆仑山黄土与中国西部沙漠发育和高原隆升 [J].
方小敏 ;
吕连清 ;
杨胜利 ;
李吉均 ;
安芷生 ;
蒋平安 ;
陈秀玲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3) :17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