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4
作者
安晓雷
李传玲
郭靖
李晓宾
机构
[1] 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1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正>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脑血管病患者的不断增多,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VCI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种获得性高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VCI是可防可治的认知功能障碍,早期治疗具有可逆性,这意味着认识VCI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有针对性进行干预,对于减少VCI患者的出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我们回顾近年国内外有关VCI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干预与护理 [J].
孙玲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4 (22) :17-19
[2]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J].
顾萍 ;
邵加庆 ;
杜宏 ;
卢斌 ;
张凯 ;
王坚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09) :1556-1557
[3]   机关背景80岁以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oCA量表特征研究 [J].
潘晓东 ;
张长春 ;
应单平 ;
符晓苏 ;
周辰 ;
张鹏翎 ;
帅苏蓉 .
实用老年医学, 2011, 25 (01) :33-36
[4]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及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析 [J].
石胜良 ;
齐玉晶 ;
叶子明 ;
黄东红 ;
汤媛媛 ;
陆丽萍 ;
全雪梅 ;
李宗亚 ;
秦超 ;
毕桂南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 16 (09) :851-852
[5]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分析 [J].
高薇薇 ;
薛蓉 ;
程焱 .
天津医药, 2010, 38 (06) :455-457
[6]   血管性抑郁症与非血管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对比研究 [J].
李雅忠 ;
刘会锋 ;
张熙泉 ;
刘忠 ;
沈振明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 (04) :408-409
[7]   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数量和部位与皮质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J].
吴士文 ;
王贺波 ;
刘若卓 ;
靳玮 ;
齐亚超 ;
于生元 .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11) :1188-1191
[8]  
阿托伐他汀对不同ApoE基因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顾萍,王坚,邵加庆,杜宏,张凯,蒋卫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03)
[9]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心理学、颈部血管超声改变及影像学的研究 [J].
许凤华 ;
曹晓岚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 7 (08) :915-919
[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J].
于荣焕 ;
裘丽红 ;
何蕴 ;
付志新 ;
马丽 ;
赵燕 ;
蔡慧敏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8 (24) :2453-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