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中的亲代在位

被引:54
作者
吴重涵
戚务念
机构
[1]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亲代在位; 农村留守家庭; 隔代抚养; 家校合作;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0.06.006
中图分类号
G78 [家庭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社会经济转型、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大量地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留守家庭与隔代教养现象普遍存在。然而,父母缺场、亲子分离并不必然带来父母养育缺位、亲子关系断裂。主体的视角超越了二元对立的预设,在结构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留守儿童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亲子关系的感知、学校与社区重要他人的替代中,形成了基于自身视角的亲代在位的认知图式。儿童内心的亲代在位结构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层次(象征父母与先验父母)、核心层次(具象父母与责任父母)、支持层次(监护人对于父母形象的维系以及重要他人的代理父母位置)。这样一个儿童视角的亲代在位解释框架,对于学校做好同留守儿童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对于理性选择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具有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10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21]  
Parental Acceptance-Rejection and Parental Control: Cross-Cultural Codes[J] . Ethnology . 1981 (3)
[22]  
全国妇联2008年的研究报告显示:留守幼儿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得不到足够时间的母乳喂养 .2 王岩. . 2008
[23]   班主任:留守儿童学校生活的“重要他人” [J].
马多秀 .
中国德育, 2013, 8 (21) :18-21
[24]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研究:一项二手分析 [J].
罗国芬 .
青年探索, 2012, (01) :80-84
[25]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适应性关系 [J].
贾文华 .
心理科学, 2012, 35 (01) :142-147
[26]   乡村文化的衰落与留守儿童的困境 [J].
江立华 .
江海学刊, 2011, (04) :108-114+238
[27]   “问题范式”下的留守儿童研究及其拓展 [J].
王晓慧 ;
胡金平 .
教育学术月刊, 2011, (06) :14-17
[28]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策略的社会学思考——一项生命历程理论视角的个案考察 [J].
杨汇泉 ;
朱启臻 .
人口与发展, 2011, 17 (02) :63-72
[29]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J].
谭深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1) :138-150
[30]   流动的父权:流动农民家庭的变迁 [J].
金一虹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4) :151-16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