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现代刑法:违法性认识的规范展开

被引:43
作者
田宏杰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违法性认识; 前置法不法性认识; 刑事违法性认识; 司法认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在"刑民不分"的前现代法律中,"不知法不免责"之"法",主要是伦理法、民商法,"责"则主要是采客观归责的侵权责任。而在"刑民有别"的现代法律中,由"前置法定性与刑事法定量相统一"的法益保护和不法制裁的部门法层级结构和比例分配所决定,客观构成要件中的规范要素以前置法的规范评价为核心,相应地,行为之前置法不法性认识乃主观构成要件的必备要素。是故,违法性认识错误实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违法性认识错误,仅指前置法不法性认识错误,系事实错误范畴;广义的违法性认识错误,则指传统的刑事违法性认识错误,系法律错误范畴。前者决定故意的有无,后者影响责任的轻重。实践中,两者均得或者依据裁判规则进行推论,或者运用刑事推定进行认定。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8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违法性认识不宜作为故意的要素——兼对“故意是责任要素说”反思 [J].
蔡桂生 .
政治与法律, 2020, (06) :111-121
[2]   知识转型与教义坚守:行政刑法几个基本问题研究 [J].
田宏杰 .
政法论坛, 2018, 36 (06) :25-36
[3]   责任原则、预防政策与违法性认识 [J].
陈璇 .
清华法学, 2018, 12 (05) :89-111
[4]   刑法中的责任:以非难可能性为中心的考察 [J].
陈兴良 .
比较法研究, 2018, (03) :20-33
[5]   非法持有枪支罪的司法认定 [J].
王钢 .
中国法学, 2017, (04) :69-87
[7]   行政犯的法律属性及其责任——兼及定罪机制的重构 [J].
田宏杰 .
法学家, 2013, (03) :51-62+176
[8]   责任主义与违法性认识问题 [J].
劳东燕 .
中国法学, 2008, (03) :150-166
[9]   违法性认识不是故意的要素 [J].
周光权 .
中国法学, 2006, (01) :165-175
[10]  
法律的概念[M]. 法律出版社 , 哈特,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