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布于中国东部大陆及边缘海的新生代盆地,为主要的控油构造。它们均属于山间构造盆地,中填类磨拉石建造,以陆相红层占优势,均属拉伸型,一部分为裂谷。轴向主要为北北东—东北东,依雁列式(enechelon)分布,显系形成于由右旋剪力所导致的次生张力。据本区岩石圈发展史,它们系出现于中国古地台活化解体所成的地洼区发展的晚期,即后地台造山的主要活动期之后。这时由于大地热流相对降低,地壳相对收缩,遂产生或改造旧断裂成为众多的张性或张剪性断裂及拉伸型盆地。依卫星重力资料,西太平洋地区的地幔蠕动方向,主要朝南偏西,而中国西南部及印度洋则朝北偏东。由地幔蠕动流所生的右旋剪力牵引了岩石圈相应部位作相同方向移动,并产生同样的剪力,遂决定了上述盆地的雁列分布及其主要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