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案件被刑事和解的十大证伪

被引:60
作者
梁根林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死刑; 刑事和解; 刑事政策; 证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有蔓延的趋势,在理论界也有一定的响应。但从法治层面分析,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在当下主流刑事司法模式下缺乏运作的法理逻辑根据,其庸俗化地理解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教条主义地理解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超越了能动司法允许的合理限度,转移了国家对犯罪的发生本应承担的社会集体罪责。此外,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潜藏着司法腐败的巨大危险。所以,控制死刑是刑事法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通过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不是适当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1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刑法契约化 [J].
储槐植 .
中外法学, 2009, 21 (06) :805-809
[2]   司法的限度:在司法能动与司法克制之间 [J].
吴英姿 .
法学研究, 2009, 31 (05) :111-130
[3]   死刑案刑事和解之感性与理性 [J].
游伟 ;
唐震 ;
余剑 ;
李长坤 .
东方法学, 2009, (03) :51-67
[4]   第三法域社会法理论之再勃兴 [J].
赵红梅 .
中外法学, 2009, 21 (03) :427-437
[5]   司法观的“交战”:传统刑事司法VS.恢复性司法 [J].
杜宇 .
中外法学, 2009, 21 (02) :215-235
[6]   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之思考 [J].
孙谦 .
法学研究, 2007, (02) :53-62
[7]   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 [J].
陈瑞华 .
中国法学, 2006, (05) :15-30
[8]   刑事和解初探 [J].
陈光中 ;
葛琳 .
中国法学, 2006, (05) :3-14
[9]   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司法适用 [J].
陈光中 .
人民检察, 2006, (10) :5-7
[10]   死缓应当作为死刑执行的必经程序 [J].
张文 ;
黄伟明 .
现代法学, 2004, (04) :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