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和水汽对“7.13”陕西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18
作者
袁有林 [1 ,2 ]
左洪超 [1 ]
董龙翔 [1 ]
朱岩 [1 ]
王士新 [1 ]
袁媛 [3 ]
机构
[1]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3] 陕西省气象台
关键词
WRF; 暴雨; 数值模拟; 地形敏感性试验; 水汽敏感性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应用WRF V3.5中尺度模式,对陕西省2013年7月12~13日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设计了降低地形和减少水汽含量2个敏感性试验,探讨了地形和水汽对本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本次暴雨天气过程,反映出了主要雨带的形状,但模拟的降水量存在偏差,其可能原因是初始场不能合理反映大气实况;(2)嵌套区域d02的地形高度降低至原始高度的1/3后,107°E109°E范围的散度垂直剖面呈辐合—辐散的双重结构,暴雨区上空中低层假相当位温梯度变大,垂直上升运动增强,进而改变了降水的强度和范围;(3)将初始场中暴雨区南面的水汽含量减少20%后,水汽通量散度极值中心值减少1/3,进而导致模拟区域的雨量减少了58%,表明偏南水汽的输送对本次暴雨雨量有显著增幅作用,暴雨过程中水汽聚集程度是判断暴雨过程雨量大小的关键因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91 / 30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局部地形对北京“7.21”特大暴雨影响的数值研究 [J].
王宁 ;
张立凤 ;
彭军 ;
关吉平 ;
匡帅帅 .
暴雨灾害, 2014, 33 (01) :10-18
[2]   贵州初夏两次暖区暴雨的对比分析 [J].
周明飞 ;
杜小玲 ;
熊伟 .
气象, 2014, 40 (02) :186-195
[3]   黄河中下游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 [J].
薄燕青 ;
闵锦忠 ;
赵桂香 .
干旱气象, 2014, 32 (01) :60-69
[4]   一次淮河流域梅雨锋暴雨的大别山地形敏感性试验 [J].
郭蕊 ;
苗春生 ;
张楠 .
大气科学学报, 2013, 36 (05) :626-634
[5]   地形对2011年9月华西致灾暴雨强迫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刘冀彦 ;
毛龙江 ;
牛涛 ;
陈淼 ;
刘洪利 ;
王继志 .
气象, 2013, 39 (08) :975-987
[6]   一次陕北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诊断研究 [J].
袁媛 .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 (20) :8647-8650+8758
[7]   祁连山夏季地形云和降水宏微观结构的数值模拟 [J].
邵元亭 ;
刘奇俊 ;
荆志娟 .
干旱气象, 2013, 31 (01) :18-23
[8]   一次陕西初夏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J].
梁生俊 ;
王培 ;
高守亭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3, 18 (01) :12-22
[9]   对甘肃酒泉一次暴雨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 [J].
张文军 ;
李建 .
干旱气象, 2012, (01) :100-106
[10]   加热和水汽对两例高原低涡影响的数值试验 [J].
宋雯雯 ;
李国平 ;
唐钱奎 .
大气科学 , 2012, (01) :11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