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草鱼与养殖草鱼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21
作者
施文正
王锡昌
陶宁萍
朱耀舟
刘源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草鱼; 电子鼻;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仪; 挥发性成分; 方差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5.112 [草鱼(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电子鼻技术和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质联用仪(GC-MS)探讨草鱼肉中背肉、腹肉和红肉的挥发性成分,并对野生草鱼和养殖草鱼肌肉部分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电子鼻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除养殖草鱼的背肉和腹肉间不能较好地区分外,能有效地区分出野生草鱼背肉、腹肉、红肉、养殖草鱼背肉(或腹肉)和红肉间挥发性成分的差别;固相微萃取技术的使用中,萃取头能有效地吸附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经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确定了野生草鱼的背肉、腹肉和红肉分别有24、17和31种挥发性成分;养殖草鱼的背肉、腹肉和红肉分别有42、41和43种挥发性成分,均以羰基化合物和醇类为主,相对含量都达到90%以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草鱼与养殖草鱼的挥发性成分有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电子鼻在紫菜识别中的应用 [J].
陈利梅 ;
李德茂 ;
叶乃好 .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03) :385-386+437
[2]   气味指纹识别技术在食品货架期预测模型中的应用综述 [J].
肖虹 ;
谢晶 .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01) :303-306
[3]   电子鼻(EN)及其在多领域中的应用 [J].
毕丽君 ;
高宏岩 .
医学信息, 2006, (07) :1283-1286
[4]   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法分析淡水鱼肉气味成分 [J].
江健 ;
王锡昌 ;
陈西瑶 .
现代食品科技, 2006, (02) :219-222
[5]   茶叶香味扫描和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J].
黄海涛 ;
陈章玉 ;
施红林 ;
缪恩铭 ;
刘巍 ;
杨光宇 ;
张承明 ;
孔维松 .
分析化学, 2005, (08) :1185-1188
[6]   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法分析鲢肉中风味成分 [J].
王锡昌 ;
陈俊卿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5, (02) :176-180
[7]   鲫的挥发性成分 [J].
章超桦 ;
平野敏行 ;
铃木健 ;
白井隆明 .
水产学报, 2000, (04) :354-358
[8]  
肉制品与水产品的风味[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加)F.Shahidi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