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夏黄土组成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8
作者
辛良杰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
关键词
张夏黄土; 成因类型; 马兰黄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大沙河沿岸阶地、山麓地带广泛发育厚度不一的黄土层堆积,笔者对张夏黄土剖面研究后认为,张夏黄土物质来源复杂,既有西风漂流、西北气流、莱州湾气流搬运来的物质,又有近地生成的颗粒,堆积期间又经过明显的水流作用。张夏黄土、古土壤的堆积、发育与晚更新世气候变化相吻合,同时又受到当地微地貌的影响,缺失黑垆土和全新世堆积。张夏、淄博均在山东省中部,其黄土成分较细,使山东黄土在宏观上没有规律可循,更加显示出黄土的复杂多样。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现代尘暴降尘与非尘暴降尘的粒度特征 [J].
王赞红 .
地理学报, 2003, (04) :606-610
[2]   南京老虎山黄土剖面中铷锶地球化学和磁化率与古气候变化的关系 [J].
李福春 ;
谢昌仁 ;
金章东 ;
潘根兴 .
中国地质, 2003, (01) :93-98
[3]   黄土中的CaCO3与环境 [J].
李秉成 .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2, (04) :73-75
[4]   黄土的形成与气候旋回划分 [J].
赵景波 ;
岳应利 ;
杜娟 .
中国沙漠, 2002, (01) :11-15
[5]   长江中下游地区下蜀黄土成因研究的回顾 [J].
郑乐平 ;
胡雪峰 ;
方小敏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2, (01) :54-57
[6]   镇江下蜀黄土粒度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J].
李徐生 ;
杨达源 ;
鹿化煜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1) :25-32
[7]   中国黄土粒度的双峰分布及其古气候意义 [J].
孙东怀 ;
鹿化煜 ;
David Rea ;
孙有斌 ;
吴胜光 .
沉积学报, 2000, (03) :327-335
[8]   鲁中黄土粒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刘乐军 ;
李培英 ;
王永吉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 (01) :81-86
[9]   黄土-古土壤磁化率述评 [J].
鸟居雅之 ;
福间浩司 ;
苏黎 ;
杜克玲 ;
方小敏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3) :86-99
[10]   渤海莱州湾南岸平原黄土阜地貌及其古地理意义 [J].
张祖陆 .
地理学报, 1995, (05) :464-47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