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西湖凹陷沉降史与构造演化

被引:28
作者
张远兴 [1 ]
叶加仁 [1 ]
苏克露 [2 ]
李令喜 [3 ]
徐俊杰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
[3] 中国地质大学
[4]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管理部
关键词
西湖凹陷; 幕式沉降; 拉伸因子; 构造沉降;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9.02.010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钻井及地震剖面资料获取现今地层厚度数据,通过去压实、构造剥蚀量及沉积物负荷校正,计算不同时期的沉降量及沉降速率,恢复凹陷构造沉降史;在此基础上应用McKenzie的均一多幕拉伸模型计算单井拉伸因子β,其结果表明西湖凹陷由北向南雁列式开裂成盆;综合构造沉降、拉伸因子计算结果,并结合构造应力场特征,本文将西湖凹陷的新生代构造演化划分为左行拉伸裂谷、热沉降和右行拉伸裂谷三大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15 / 2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黑龙江省三江盆地绥滨坳陷沉降史分析 [J].
武国忠 ;
刘安 ;
郭翔燕 ;
吴世敏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7, (04) :412-417
[2]   东海及其邻域壳-幔结构与展布特征 [J].
韩波 ;
张训华 ;
裴建新 ;
张维冈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02) :376-382
[3]   中国东部海域及邻区岩石层地幔的P波速度结构与构造分析 [J].
胥颐 ;
刘建华 ;
郝天珧 ;
刘劲松 ;
李志伟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4) :1053-1061
[4]   东海及邻近地区岩石圈三维结构研究 [J].
高德章 ;
赵金海 ;
薄玉玲 ;
唐建 .
地质科学, 2006, (01) :10-26
[5]   南海礼乐盆地沉降史模拟及构造演化特征分析 [J].
高红芳 ;
曾祥辉 ;
刘振湖 ;
白志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3) :385-390
[6]   东海盆地长江坳陷新生代反转构造研究 [J].
王锋 ;
朱文斌 ;
胡德昭 ;
徐鸣洁 ;
赵忠岩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2) :176-181
[7]   东海西湖凹陷新生界主要不整合面地层剥蚀厚度恢复 [J].
王子煜 ;
张明利 .
地质论评, 2005, (03) :309-318
[8]   东海陆架盆地中新生代构造背景及演化 [J].
郑求根 ;
周祖翼 ;
蔡立国 ;
陆永德 ;
曹清古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2) :197-201
[9]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地层剥蚀厚度研究 [J].
王震 ;
张明利 ;
武法东 ;
王子煜 ;
王林生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2) :175-177
[10]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不整合面剥蚀厚度恢复 [J].
王震 ;
张明利 ;
王子煜 ;
武法东 ;
王林生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1) :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