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油气藏开发中的关键力学问题

被引:27
作者
姚军
黄朝琴
刘文政
张玉
曾青冬
严侠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渗流研究中心
关键词
深层油气藏; 渗流; 岩石力学; 弹塑性; 裂缝扩展; 多物理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1 [油气层物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格局表明:浅层和中浅层的勘探开发程度较高,但深层和超深层探明程度仍很低,是我国今后增储上产的主要阵地."三高"环境(高温、高压和高应力)是其主要特点,也是勘探开发面临的难题.目前,关于深层油气藏的研究仍局限于油气成藏动力学,亟需开展深层油气藏开采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对此,本文首先概述了深层油气资源和开发现状,随后基于深部地层的高温度、高压力、高地应力储层特征,系统论述了深层油气开发中的多物理场耦合流动动力学的过程与机制,归纳凝练出深层岩石力学特性、深层人工压裂的弹塑性裂缝扩展以及深层油气藏热流固耦合渗流等方面是亟需解决的关键前沿力学问题,并针对各前沿关键力学问题综述了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对促进我国深层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 / 31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118 条
[41]   温度-应力-化学三场耦合作用下深部软岩巷道蠕变规律数值模拟 [J].
王永岩 ;
王艳春 .
煤炭学报, 2012, 37(S2) (S2) :275-279
[42]   页岩脆性的室内评价方法及改进 [J].
李庆辉 ;
陈勉 ;
金衍 ;
侯冰 ;
张保卫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 (08) :1680-1685
[43]   低渗致密砂岩油气输导系统类型及其运聚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中生界长6油层组-侏罗系为例 [J].
高剑波 ;
吴景富 ;
张功成 ;
张厚和 ;
庞雄奇 ;
陈冬霞 ;
王志欣 ;
姜振学 ;
廖金华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 34 (07) :22-26+4
[44]   塔南凝灰质火山碎屑岩储层岩石物理试验研究 [J].
韩学辉 ;
李来林 ;
杨龙 ;
赵海波 ;
成德安 ;
仇吉亮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6 (03) :69-75
[45]   全球深层油气分布特征及聚集规律 [J].
王宇 ;
苏劲 ;
王凯 ;
张保涛 ;
赵杰 ;
刘星旺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 23 (03) :526-534
[46]   中国含油气盆地地温-地压系统 [J].
刘震 ;
朱文奇 ;
孙强 ;
金博 ;
许晓明 ;
张厚福 .
石油学报, 2012, 33 (01) :1-17
[47]   新疆北部石炭系大型火山岩风化体结构与地层油气成藏机制 [J].
邹才能 ;
侯连华 ;
陶士振 ;
袁选俊 ;
朱如凯 ;
张响响 ;
李富恒 ;
庞正炼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11) :1613-1626
[48]   花岗岩力学特性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 [J].
张志镇 ;
高峰 ;
徐小丽 .
岩土力学, 2011, 32 (08) :2346-2352
[49]   泥岩蠕变损伤试验研究 [J].
刘保国 ;
崔少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10) :2127-2133
[50]   中国沉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实践与沉积学研究进展 [J].
孙龙德 ;
方朝亮 ;
李峰 ;
朱如凯 ;
何东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4) :38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