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渝西一次强对流风暴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16
作者:

张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气象台 重庆市气象台

刘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气象台 重庆市气象台

张亚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气象台 重庆市气象台

方德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气象局 重庆市气象台
机构:
[1] 重庆市气象台
[2] 重庆市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灾害性大风;
地面辐合线;
地面辐散区;
闪电密度;
下击暴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ADTD地闪资料和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2011年7月23日重庆西部一次强对流风暴过程的中尺度特征。结果显示:(1)此次强对流天气是在"两高一低"环流背景下发生的,强的层结不稳定、低层水汽充足、大的下沉不稳定能量及0—6 km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为其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2)地面灾害性大风主要集中在地面强降水及地闪密度中心附近,地面观测到与地面大风相联系的辐合线、辐散区、冷池及雷暴高压等中尺度特征,地闪以负地闪为主,负、正地闪之比约为101:1。(3)造成极端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的强对流风暴在雷达回波图上具有明显的阵风锋、回波悬垂、弱回波区和有界弱回波区等特征;在径向速度图上,具有明显的中气旋、辐散区、大风区、前侧入流、高层辐散和低层辐合等特征,这些特征对地面灾害性大风具有一定的监测预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38 / 3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灾害性大风发生机理与飑线结构特征的个例分析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 2012, (06) : 1150 - 116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基于加密探测资料解析2009年6月3日商丘强飑线形成机制[J]. 暴雨灾害, 2012, 31 (03) : 255 - 263牛淑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台张一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台席世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气象台刘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濮阳市气象台 河南省气象台梁俊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气象台
- [3]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J]. 气象学报, 2012, 70 (03) : 311 - 337俞小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周小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王秀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 [4] 一次飑线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及其反演风场研究[J]. 气象科学, 2012, 32 (02) : 153 - 159牟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气象台 重庆市气象台余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气象信息与技术装备中心 重庆市气象台张亚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气象台 重庆市气象台易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黔江区气象局 重庆市气象台黎中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气象台 重庆市气象台
- [5] 重庆“5.6”强风雹天气过程成因分析[J]. 气象, 2011, 37 (07) : 871 - 879陈贵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气象台 重庆市气象台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乔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 重庆市气象台刘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气象台 重庆市气象台李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气象台 重庆市气象台张亚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气象台 重庆市气象台王文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梁平县气象局 重庆市气象台张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气象台 重庆市气象台
- [6] 豫东地区一次强飑线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J]. 暴雨灾害, 2011, 30 (01) : 57 - 63李姝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开封市气象局 河南省开封市气象局张宇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局 河南省开封市气象局张怡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商丘市气象局 河南省开封市气象局王其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开封市气象局 河南省开封市气象局姜东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开封市气象局 河南省开封市气象局王长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开封市气象局 河南省开封市气象局
- [7] 2009年6月3~4日黄淮地区强飑线成熟阶段特征分析[J]. 大气科学, 2011, 35 (01) : 105 - 12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罗亚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改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 [8] 一次中尺度雷暴大风过程的闪电特征分析[J]. 气象, 2010, 36 (04) : 68 - 74冯桂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王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牟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气象台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一次切变线暴雨的观测特征分析[J]. 暴雨灾害, 2009, 28 (04) : 368 - 372钟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武汉中心气象台张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武汉中心气象台
- [10] 两次致灾雷电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 气象, 2008, (04) : 71 - 78+139许爱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气象台 江西省气象台李玉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雷电监测预警中心 江西省气象台郑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气象台 江西省气象台应冬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西省气象台 江西省气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