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被引:7
作者
韩晓宇
黄芳
王峥
张树兰
杨学云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土壤肥力; 籽粒产量; 氮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探讨陕西关中地区小麦品种演替过程中产量及氮效率对土壤肥力的响应。【方法】以20世纪80年代至今关中冬麦区3个代表性小麦主栽品种为材料,以33年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构建的土壤肥力水平梯度为平台,研究品种演替和土壤肥力及其交互对作物产量、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供试品种有20世纪80年代品种小偃6号、90年代末品种小偃22和近年品种西农979。长期施肥包括6个处理:不同水平的氮磷化肥配施(N1P1和N2P2)、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M1N1P1、M1N2P2、M2N1P1和M2N2P2),以不施肥为对照(CK)。【结果】在各个肥力水平土壤上,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均随小麦品种更替而呈现增加的趋势,尤其在高肥力土壤上更为明显。土壤肥力水平的提高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其中西农979增产幅度最大(151.0%—610.5%),其次为小偃22(127.9%—349.7%),小偃6号增幅最低(148.1%—341.8%)。土壤肥力与品种对小麦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低肥力条件下,小偃6号籽粒产量高于西农979,高肥力条件下则相反。小麦百公斤籽粒需氮量随品种演替有降低的趋势,但随土壤肥力水平提高有增加的趋势。土壤肥力与品种对百公斤籽粒需氮量也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在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氮肥生理效率和农学效率均呈增加的趋势,但随着土壤肥力水平的提高,各品种小麦的氮肥生理效率呈下降的趋势,氮肥农学效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抛物线变化趋势。土壤肥力与品种对小麦氮肥生理效率和农学效率无明显交互作用。【结论】陕西关中小麦品种演替在高肥力以及养分投入充足时不仅表现出单产不断提高,而且氮效率也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因此,品种更新的同时还要注重提升土壤肥力,才能保证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769 / 478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改良特征及生理基础.[D].田中伟.南京农业大学.2012, 11
[2]  
氮磷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养分利用及籽粒矿质营养品质的影响.[D].昝亚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06
[3]  
陕西小麦品种性状演变及其营养特性研究.[D].樊虎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06
[4]  
Grain yields in relation to N requirement: Optimizing nitrogen management for spring maize grown in China.[J]..Field Crops Research.2012,
[5]   Genetic Gains in Grain Yield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of Winter Wheat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from 1969 to 2006 [J].
Xiao, Y. G. ;
Qian, Z. G. ;
Wu, K. ;
Liu, J. J. ;
Xia, X. C. ;
Ji, W. Q. ;
He, Z. H. .
CROP SCIENCE, 2012, 52 (01) :44-56
[6]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M].庄巧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7]   不同供氮水平下小麦品种的氮效率差异及其氮代谢特征 [J].
王小纯 ;
王晓航 ;
熊淑萍 ;
马新明 ;
丁世杰 ;
吴克远 ;
郭建彪 .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 (13) :2569-2579
[8]   陕西省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和氮效率性状的变化 [J].
张仁和 ;
杜伟莉 ;
郭东伟 ;
张爱瑛 ;
胡富亮 ;
李凤艳 ;
薛吉全 .
作物学报, 2014, 40 (05) :915-923
[9]   不同养分投入的各品种小麦产量及养分效率差异研究 [J].
昝亚玲 ;
王朝辉 ;
周玲 ;
戴健 .
农业机械学报, 2012, 43 (09) :91-98
[10]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冬小麦生理特征的比较研究 [J].
张洋 ;
张继 ;
强晓敏 ;
翟丙年 ;
王朝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6) :1319-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