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次生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21
作者
黎艳明 [1 ]
周毅 [2 ]
陈会智 [3 ]
机构
[1] 广州市流溪河林场
[2]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3] 广州市白云区绿化管理工区
关键词
粤北; 次生常绿阔叶林; 土壤密度; 有机碳; 分布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文章研究了粤北天井山林场2 hm2样地内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随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0~25 cm土壤密度均值为(0.76±0.02)g/cm3,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为(32.29±1.66)g/kg;25~50 cm土壤密度均值为(0.96±0.02)g/cm3,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为(19.37±1.16)g/kg,土壤密度和有机碳质量分数均为中等变异,且服从正态分布;(2)0~25 cm土壤有机碳密度(5.98±0.28 kg/m2)极显著高于25~50 cm土层(4.57±0.29 kg/m2),且均服从正态分布,变异系数为中等;(3)0~25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和碱解氮的相关系数最大;25~5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全氮、全磷、碱解氮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磷显著正相关,与全氮和碱解氮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1和0.80。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黄土区六种植物凋落物与不同形态氮素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 [J].
王春阳 ;
周建斌 ;
董燕婕 ;
陈兴丽 ;
李婧 .
生态学报, 2010, 30 (24) :7092-7100
[2]   粤西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影响因素 [J].
张苏峻 ;
黎艳明 ;
周毅 ;
苏志尧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0 (05) :22-28
[3]   冬小麦生境中土壤养分对凋落物碳氮释放的影响 [J].
申艳 ;
杨慧玲 ;
何维明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05) :498-504
[4]   北京西北部典型城市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特征分析 [J].
张廷龙 ;
孙睿 ;
胡波 ;
党一诺 ;
孙亮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1) :97-102
[5]   滇中不同植物群落对紫色土表层土壤碳、氮累积的影响 [J].
艾锐 ;
张国盛 ;
李中杰 ;
和树庄 .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 (06) :123-128+153
[6]  
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恢复过程中表层土壤碳动态变化[J]. 姜发艳,孙辉,林波,刘庆.应用生态学报. 2009(11)
[7]   不同年龄巨桉人工林枯落物和细根碳储量研究 [J].
袁渭阳 ;
李贤伟 ;
张健 ;
荣丽 .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 (03) :385-389
[8]   不同环境因子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J].
王红 ;
范志平 ;
邓东周 ;
陈德龙 ;
孙学凯 ;
高俊刚 ;
曾德慧 .
生态学杂志, 2008, (09) :1469-1475
[9]   广东南岭保护区的基本特点和有效管理的展望 [J].
王献溥 ;
于顺利 ;
陈宏伟 .
广东林业科技, 2007, (02) :90-93
[10]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斑表层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何志斌 ;
赵文智 ;
刘鹄 ;
苏永中 .
生态学报, 2006, (08) :2572-2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