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由私推公”到“由公及私”——当代中国儿童公共道德行为发展状况及其对德育的启示

被引:6
作者
滕春燕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公德教育; 学校德育; 道德状况; 道德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10 [德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鉴于对当代中国儿童公德发展状况整体把握的需要,通过对77,953名中国儿童的道德行为发展趋势的分析,发现其呈现两大发展趋势:道德行为随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的延伸而趋弱、两种公德行为(规则遵守与制止欺负行为)呈现相反的发展趋势。由此以"由私推公"的公德路径及其困境为切入口来探讨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公德合理路径,提出"由公及私"的新型公德路径以及相应的教育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41 +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高中生道德行为调查研究.[D].叶萍.山西师范大学.2009, S2
[2]   仅仅“守”规则是不够的 [J].
孙彩平 .
中国德育, 2017, (16) :7-8
[3]   公共精神:公德的价值之维 [J].
仇珊华 .
道德与文明, 2017, (03) :97-101
[4]   两种公德教育:基于民国经验的讨论 [J].
丁道勇 .
教育发展研究, 2015, (04) :11-16
[5]   学校空间的“准公共领域”属性及其公民教育意蕴 [J].
叶飞 .
教育科学, 2013, (02) :11-16
[6]   公德及其教育 [J].
刘次林 .
教育研究, 2008, (11) :80-86
[7]   私德和公德各守其位——解决道德危机的新思路 [J].
宣云凤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3, (06) :29-31
[8]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M].(美) 默顿 (Merton;R.K.) ; 著.译林出版社.2006,
[9]  
梁启超全集.[M].[梁启超著];沈鹏等主编;.北京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