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缓慢东移的黄河气旋暴雨的诊断分析

被引:14
作者
范学峰 [1 ]
王新敏 [2 ]
胡燕平 [3 ]
机构
[1] 河南省气象局
[2] 河南省气象台
[3] 漯河市气象局
关键词
黄河气旋; 涡度平流; 耦合; 对称不稳定;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12.03.006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对2001年6月28-29日发生在河南的一次黄河气旋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气旋的稳定少动是造成这次暴雨的直接原因,高层辐散与中层正涡度平流对黄河气旋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次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副高东南侧的海上,孟加拉湾的水汽也有一定的贡献。暴雨区的中低层对称不稳定的存在,导致上升运动和水汽输送的加强,造成降水的增幅。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2004—2010年褡裢地区秋季黄河气旋统计分析与预报 [J].
陈志禄 ;
杨俊杰 ;
贾本凯 ;
赵志超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1, 34(S1) (S1) :31-34
[2]   2010年7月19日新乡大暴雨天气分析 [J].
马月枝 ;
钟兴华 ;
宋培玲 ;
王兵 ;
李吉洲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1, 34 (01) :49-55
[3]   2007年7月12-15日河南省大暴雨天气诊断分析 [J].
晋建设 ;
王超 ;
王淑娟 ;
颜飞 ;
王红振 ;
王艳玲 ;
林丽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0, 33 (04) :64-70
[4]   河南省黄淮气旋暴雨的天气特征及个例诊断 [J].
梁钰 ;
王新敏 ;
邵宇翔 ;
代佩玲 ;
徐泉丽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0, 33 (01) :24-29
[5]   1998年7月河套气旋强烈发展时的暴雨过程分析 [J].
梁丰 ;
陶诗言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5) :577-585
[6]   华北地区一次黄河气旋发生发展时所引起的暴雨诊断分析 [J].
梁丰 ;
陶诗言 ;
张小玲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3) :257-265
[7]   江淮气旋发生发展中尺度系统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J].
李柏 ;
俞卫平 ;
卢云 ;
陆大春 .
气象科学, 2002, (01) :72-80
[8]   风垂直切变和下滑倾斜涡度发展 [J].
吴国雄 ;
蔡雅萍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7, (03)
[9]   影响华北地区的黄河气旋过程分析 [J].
李修芳 .
气象, 1997, (01) :18-23
[10]   湿位涡和倾斜涡度发展 [J].
吴国雄,蔡雅萍,唐晓菁 .
气象学报, 1995, (04) :387-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