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学生创造心理发展特点与培养的研究

被引:18
作者
陈光玖
机构
[1] 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 四川绵阳
关键词
创造心理; 大学生; 培养;
D O I
10.13316/j.cnki.jhem.2008.02.003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创造心理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是相对于常规心理而言的一种心理模式。创造心理是多种心理类型的心理在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有机结合,为了目标的集中与简化,把创新时的心理活动方式称为创造心理,实际上它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密切结合,包括设计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探讨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也包括对事物的新认识和新判断,因此任何人都有创造的禀赋。受传统培养方式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创造心理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发散性和灵活性、非逻辑性、对象的潜在性、发展性等特点。培养大学生创造心理的对策是: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科学构建知识能力结构框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造就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育人环境等。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激发创造灵感:大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的目标追求 [J].
邓如陵 .
中国成人教育, 2007, (08) :28-30
[2]   大学生创造心理品质的分析与研究 [J].
刘明奇 ;
常顺英 .
现代教育科学, 2003, (04) :84-86
[3]   论大学生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J].
李小平 .
高等教育研究, 2001, (03) :70-74
[4]   培养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障碍分析 [J].
董艾辉 ;
廖俊规 .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2001, (02) :80-81
[5]   创造性心理与创造性教学 [J].
程世寿 .
高等教育研究, 1987, (01) :80-83
[6]  
创造心理学[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刘克俭,张颖,王生主编, 2005
[7]  
创造心理学[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郭有遹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