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研究

被引:18
作者
吴元锋 [1 ]
邹礼根 [2 ]
机构
[1] 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2]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发酵性能;
D O I
10.16429/j.1009-7848.2007.05.008
中图分类号
TS255 [水果、蔬菜、坚果加工工业];
学科分类号
083203 ;
摘要
目的:对从自制泡菜中分离出的3株发酵风味和生长较好的乳酸杆菌进行鉴定和生长特性测试。方法:用API系统对菌种进行鉴定,测定不同时间、盐度、pH、温度条件下菌种的生长情况及不同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通过感官评价测定泡菜的风味。结果:Lab-1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Lab-2为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Lactobacillu scasei subsp.casei),Lab-3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这3株菌株的生长特性的测试结果表明:它们的生长温度范围较宽,在最适生长温度32℃,最适生长pH6.0,NaCl含量小于4.5%的条件下菌株能够正常生长。发酵实验表明,人工接入混合菌种可以有效降低亚硝酸盐含量,并且泡菜的风味接近于自然发酵,其稳定性比自然发酵的好。结论:本实验结果可为人工接种泡菜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人工接种对泡菜品质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J].
杨性民 ;
刘青梅 ;
徐喜圆 ;
唐爱章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3, (03) :57-60
[2]   泡菜的亚硝酸盐积累问题研究 [J].
段翰英 ;
李远志 ;
蒋善有 ;
赵丹文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1, (06) :15-17
[3]   泡菜与乳酸菌 [J].
李幼筠 .
中国酿造, 2001, (04) :7-9
[4]   大白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消长规律的研究 [J].
纪淑娟 ;
孟宪军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1, (02) :42-46
[5]   亚硝酸盐在雪里蕻腌制过程中生成规律的研究 [J].
郑桂富 ;
许晖 ;
武杰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0, (03) :85-87
[6]  
Lactic acid fermented foods and their benefits in Asia[J] . Cherl-Ho Lee.Food Control . 199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