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古人类活动的环境背景分析——植硅体、硅藻等化石证据

被引:29
作者
王淑云 [1 ]
莫多闻 [1 ]
孙国平 [2 ]
史辰羲 [1 ]
李明霖 [1 ]
郑云飞 [2 ]
毛龙江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田螺山遗址; 浙江余姚; 植硅体; 硅藻; 水稻栽培; 相对海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8 [遗址];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摘要
长江中下游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期气候环境变化、古人类活动和文化演化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是河姆渡早期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章通过对田螺山遗址剖面植硅体、硅藻和炭屑等的分析,探讨了田螺山遗址河姆渡文化早期的原始农业和古人类活动的文化环境背景。7000~6600cal.aB.P.期间,植硅体和炭屑含量较低,淡水-半咸水硅藻丰富,推测为淡水或泻湖沉积环境,受海水影响较小;从6600cal.aB.P,开始,水稻植硅体和炭屑含量增加说明田螺山先人已经开始大量种植水稻;晚期(约6000cal.aB.P.后)海绵骨针和硅藻海水种含量的增长说明该时期田螺山地区明显受到海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姆渡文化早期,田螺山地区就已经开始水稻栽培,原始农业形态基本是以稻作农业为主;田螺山遗址河姆渡文化之前和之后都可能存在相对海面较高或受海水影响的时期,其与河姆渡文化在田螺山地区兴起与消失有着一定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26 / 3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耀县黄土记录的全新世东亚冬夏季风非同步演化 [J].
贾佳 ;
夏敦胜 ;
魏海涛 ;
刘秀铭 ;
汪海斌 ;
金明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5) :966-975
[2]   浙江田螺山遗址古盐度及其环境背景同河姆渡文化演化的关系 [J].
李明霖 ;
莫多闻 ;
孙国平 ;
周昆叔 ;
毛龙江 .
地理学报, 2009, 64 (07) :807-816
[3]   公元前2500年:中国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的汞记录 [J].
徐利斌 ;
孙立广 ;
张居中 ;
朱仁斌 ;
游科华 ;
王吉怀 .
第四纪研究, 2008, (06) :1070-1080
[4]   长江下游巢湖9870cal.aB.P.以来孢粉记录的环境演变 [J].
王心源 ;
莫多闻 ;
吴立 ;
张广胜 ;
肖霞云 ;
韩伟光 .
第四纪研究, 2008, (04) :649-658
[5]   浙江余姚田螺山新石器时代遗址2004年发掘简报 [J].
孙国平 ;
黄渭金 ;
郑云飞 ;
刘志远 ;
徐志清 ;
渠开营 ;
张海真 ;
李永嘉 ;
许慈波 .
文物, 2007, (11) :4-24+73+1
[6]  
The early Holocene optimum inferred from a high-resolution pollen record of Huguangyan Maar Lake in southern China[J]. Jrg F. W. NEGENDANK.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20)
[7]   海绵动物骨针研究简介 [J].
王晓红 ;
王毅民 ;
滕云业 ;
张学华 .
岩矿测试, 2007, (05) :404-408
[8]   上山遗址出土的古稻遗存及其意义 [J].
郑云飞 ;
蒋乐平 .
考古, 2007, (09) :19-25+99+2
[9]   辽东半岛大孤山一带沟谷埋藏泥炭的硅藻组合以及古环境和全新世最高海平面 [J].
方晶 ;
胡克 .
第四纪研究, 2007, (05) :797-805
[10]   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土壤样品的植硅体分析 [J].
靳桂云 ;
方燕明 ;
王春燕 .
中原文物, 2007, (02) :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