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答腊8.5级地震引起的水温响应变化

被引:27
作者
孙小龙
刘耀炜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关键词
水温; 同震响应; 震后效应; 机理; 苏门答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2 [地震前兆与地震机理];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收集并分析了首都圈地区水温观测井对2007年9月12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Ms8.5级大震有响应的4口井水温资料。在此次地震中,北京良乡井和塔院井出现了水温突降—缓升脉冲型同震响应现象,河北三马坊井出现了震后水温缓慢升高的现象,北京昌平井则表现为震后水温阶变下降的现象。针对不同的水温响应现象,总结了前人对其机理的研究成果。水温突降—缓升型的响应机理主要有气体逸出说、井内水体热弥散说和冷水下渗说3种,而观测井水温震后效应是由于地震波作用导致井—含水层系统内水流状态的变化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唐山井水温的同震变化及其物理解释 [J].
石耀霖 ;
曹建玲 ;
马丽 ;
尹宝军 .
地震学报, 2007, (03) :265-273+337
[2]   远场大震的水位、水温同震响应及其机理研究 [J].
陈大庆 ;
刘耀炜 ;
杨选辉 ;
刘永铭 .
地震地质, 2007, (01) :122-132
[3]   北京塔院井数字化观测水温的同震效应研究 [J].
杨竹转 ;
邓志辉 ;
陶京玲 ;
谷圆珠 ;
王志敏 ;
刘成龙 .
地震学报, 2007, (02) :203-213
[4]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大地震河北省数字水位、地热记震能力分析 [J].
张素欣 ;
张子广 ;
张跃刚 ;
孙佩卿 ;
骆艳欣 .
华北地震科学, 2005, (03) :27-30
[5]   人工振动对多孔介质中液体流动的影响 [J].
孙仁远 ;
成国祥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4, (04) :552-557
[6]   井水温度微动态形成的水动力学机制研究 [J].
鱼金子 ;
车用太 ;
刘五洲 .
地震, 1997, (04) :389-396
[7]   地震波引起洼里井水位振荡的初步分析 [J].
刘澜波 ;
郑香媛 ;
彭贵荣 .
地震, 1986, (05) :12-19
[8]  
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8.7级大地震及其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影响.[M].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编;.地震出版社.2005,
[9]  
地震地下水手册.[M].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 编.地震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