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动物性食品源沙门氏菌的耐药性监测与分析

被引:26
作者
周佳
刘书亮
侯小刚
居华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耐药性; 动物性食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07.4 [食品的微生物检验];
学科分类号
083201 ;
摘要
近年食源致病菌耐药性较严重,为了解四川省动物性食品源沙门氏菌(Salmonellaspp.)耐药情况,本试验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对源自四川省动物性食品的76株沙门氏菌进行了25种抗生素(组合)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76株沙门氏菌对利福平(96.05%)、黏菌素(78.95%)、磺胺异噁唑(64.47%)、先锋唑啉(60.53%)、氨苄西林(60.5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56.58%)、甲氧苄啶(53.95%)及强力霉素(52.63%)耐药率较高。76株沙门氏菌对25种抗生素(组合)共产生了66种耐药谱,多重耐药率达97.37%(74/76),主要对青霉素类、先锋唑啉、链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药物及黏菌素表现出多重耐药。结果表明,四川地区食源沙门氏菌耐药性已较为严重,应加强连续监测。
引用
收藏
页码:188 / 1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肉鸡源肠炎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观察 [J].
丁孟建 ;
高继业 ;
唐妤 ;
汪敏 ;
李继祥 .
中国畜牧兽医, 2009, (05) :203-205
[2]   2005年广西食源性沙门氏菌污染监测分析 [J].
李秀桂 ;
郭云昌 ;
吕素玲 ;
唐振柱 ;
黄兆勇 ;
蒋震羚 ;
黄彦 ;
王红 ;
车光 ;
方志峰 ;
贺漓漓 ;
张海英 ;
胡永洪 ;
白海涛 .
应用预防医学, 2008, (01) :4-7
[3]   江苏部分地区食源性和人源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性研究 [J].
王晓泉 ;
焦新安 ;
刘晓文 ;
陈祥 ;
宦海霞 ;
刘秀梵 .
微生物学报, 2007, (02) :221-227
[4]   河北省食品中沙门氏菌的耐药性研究 [J].
关文英 ;
申志新 ;
张淑红 ;
王英豪 ;
侯凤伶 .
现代预防医学, 2006, (10) :1761-1763
[5]   免疫磁珠法检测食品中的沙门菌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 [J].
许学斌 ;
顾宝柯 ;
金汇明 ;
胡培玉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6, (03) :202-204
[6]   扬州市食品中7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耐药性研究 [J].
巢国祥 ;
焦新安 ;
钱晓勤 ;
徐勤 ;
何日 ;
周丽萍 ;
周晓辉 ;
黄金林 ;
王静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6, (01) :23-25
[7]   44株食源性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J].
吕素玲 ;
李秀桂 ;
唐振柱 ;
蒋震羚 ;
车光 ;
王红 .
广西预防医学, 2005, (05) :319-319
[8]   2001年中国食源性致病菌及其耐药性主动监测研究 [J].
王茂起 ;
冉陆 ;
王竹天 ;
李志刚 ;
姚景惠 ;
付萍 ;
杨宝兰 ;
徐进 ;
李迎惠 .
卫生研究, 2004, (01) :49-54
[9]   福建省2000年~2002年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监测与分析 [J].
陈伟伟 ;
林升清 ;
马群飞 ;
杨毓环 ;
陈建辉 ;
谢一俊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3, (05) :406-409
[10]   浙江省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J].
朱水荣 ;
张政 ;
莫顺堂 ;
陈秀英 .
疾病监测, 2003, (04) :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