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抗诉实证研究

被引:10
作者
吴英姿
马亚莉
张雪静
陈飞燕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事抗诉; 再审功能; 再审程序; 补救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D926.3 [检察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通过对Q市检察院近十年民事抗诉数据的分析发现,民事抗诉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包括抗诉标准存在一定的任意性,抗诉事由以实体错误为主,民事抗诉制度的实践出现了目标置换和功能变异。这与民事再审程序立法目标多元与功能定位模糊有着内在关联性。民事抗诉应当回归再审程序的目标与功能定位,从严把握法定抗诉事由的法律解释;调整抗诉审查重点,紧扣程序规则识别抗诉理由;遵循民事诉讼规律,调整民行工作考核评价办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8+175 +175-17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2]   民事抗诉中的法理冲突与协调 [J].
王德玲 .
法学论坛, 2012, 27 (05) :62-70
[3]   论我国审判监督程序的改革 [J].
虞政平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4 (08) :9-18
[4]   民事抗诉再审制度理论审视与实效分析——以当事人穷尽上诉救济之建构为视角 [J].
卢君 ;
孙南翔 .
法律适用, 2012, (07) :71-75
[5]   论独立民事抗诉再审程序之构建 [J].
许尚豪 .
政治与法律, 2010, (04) :27-33
[6]   论诉中监督的菱形结构 [J].
汤维建 .
政治与法律, 2009, (06) :2-8
[7]   应确立“同级抗诉、同级再审”的民事检察监督原则 [J].
卢勇 ;
韩广新 .
人民检察, 2008, (11) :63-64
[8]   有限纠错——再审制度的价值 [J].
张卫平 .
法律适用, 2006, (07) :2-5
[9]   略论民事抗诉程序价值取向的重构及其程序设计 [J].
赵钢 ;
朱建敏 .
法学评论, 2003, (06) :9-15
[10]   对我国民事抗诉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J].
吴小英 .
现代法学, 2003, (01) :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