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新修辞学重要术语identification中译名辩

被引:14
作者
陈小慰
机构
[1]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新修辞学; 肯尼斯·伯克; Identification; 中译名; “同一”“认同”;
D O I
10.16027/j.cnki.cn31-2043/h.2017.05.008
中图分类号
H315.9 [翻译];
学科分类号
050201 ;
摘要
围绕当代修辞理论"新修辞学"中的重要术语Identification及其"同一"和"认同"两个译文,从该术语所处的理论语境、与division的吊诡关系以及来自修辞学界的理论呼应与旁证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论证identification译为"认同",能够正确体现伯克的修辞思想和新修辞内涵,有助于在汉语语境中对汉语学术受众产生预期影响,是翻译作为一种修辞实践的成功范例。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同一”修辞理论视野中的英语写作教学 [J].
李晓斌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 (03) :355-359
[2]   修辞是翻译思想的观念母体 [J].
刘亚猛 .
当代修辞学 , 2014, (03) :1-7
[4]   同一性? 身份? 认同?——克罗宁和根茨勒近作中Identity汉译之“辩正” [J].
黄睿 .
中国翻译, 2012, 33 (04) :96-97
[5]   二十世纪美国修辞的宣言——评韦恩·布斯的《关于修辞的修辞:对有效交流的求索》 [J].
刘亚猛 .
修辞学习 , 2006, (05) :47-49
[6]   风物常宜放眼量:西方学术文化与中西学术翻译 [J].
刘亚猛 .
中国翻译, 2004, (06) :46-50
[7]  
西方修辞学史.[M].刘亚猛; 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8]  
20世纪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M].温科学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  
追求象征的力量.[M].刘亚猛著;.三联书店.2004,
[10]  
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