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平方王—平南潜山油藏裂缝性储层描述

被引:10
作者
谢风猛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南采油厂
关键词
裂缝性储层; 曲率属性; 微断裂体系; 裂缝密度; 平方王—平南潜山;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0.03.02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地震资料为主识别裂缝性储层并描述裂缝的空间分布,是目前石油工业界积极研发的技术之一。针对平方王—平南潜山油藏裂缝性储层的特点,利用断裂增强的构造倾角滤波处理技术处理后的地震资料,提取了反映储层微裂缝的最优几何属性:曲率属性描述了微断裂体系的线状特征,最大曲率与裂缝的密度有内在的联系,而该曲率的方位角则代表了裂缝的方向。岩心资料和成像测井与地震资料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裂缝空间展布规律。平方王—平南潜山储集空间类型多、分布不均匀,裂缝、溶孔和溶洞发育,储集空间具有结构形态上的复杂性和空间变化的突变性。研究区裂缝的方向主要是北东向,裂缝主要发育在大断层附近的构造高点,西北部沿断层走向有个裂缝不发育的条带,其他各层段储层的特征表现为一定的相似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4+113 +1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断层两盘裂缝发育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宋国奇 ;
刘克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4) :1-3+111
[2]   四川盆地广安气田须家河组裂缝发育特征及其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 [J].
卞从胜 ;
王红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30 (06) :585-590
[3]   济阳坳陷桩海碳酸盐岩潜山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孙玮 ;
刘树根 ;
时华星 ;
宋明水 ;
徐春华 ;
何建军 ;
雍自权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3) :23-25+112
[4]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油田地应力及天然裂缝场研究 [J].
张奉东 ;
马收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2) :150-153
[5]   东营凹陷纯化油田西部侵入岩裂缝系统研究 [J].
胡冬亮 ;
吴时国 ;
蒲玉国 ;
刘元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2) :67-69+74+115
[6]   变尺度分形技术在裂缝预测和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J].
刘丽丽 ;
赵中平 ;
李亮 ;
陈文龙 ;
何右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1) :31-37
[7]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裂缝综合预测技术及其应用 [J].
龚洪林 ;
潘建国 ;
王宏斌 ;
王振卿 ;
李闯 ;
李录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6) :841-846
[8]   低渗透砂岩油气藏裂缝综合预测 [J].
李娟 ;
李琦 ;
孙松领 ;
赵先进 ;
苏月琦 .
断块油气田, 2007, (04) :37-39+91
[9]   古潜山油气藏研究综述 [J].
李军 ;
刘丽峰 ;
赵玉合 ;
涂广红 ;
周立宏 ;
肖敦清 ;
高嘉瑞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03) :879-887
[10]   断陷盆地多样性潜山成因及成藏研究——以济阳坳陷为例 [J].
李丕龙 ;
张善文 ;
王永诗 ;
马立驰 .
石油学报, 2004, (03) :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