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诉讼标的与请求权规范之竞合——以旧诉讼标的理论的两岸实践为视点

被引:15
作者
郗伟明
机构
[1] 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诉讼标的; 请求权竞合; 请求权规范竞合;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6.03.014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旧诉讼标的理论基础为请求权竞合,引发诸多难题。旧诉讼标的理论在我国学界仍有较大市场,而司法实践虽据称也奉行旧诉讼标的理论,但一方面禁止原告一次提出全部的竞合请求权,另一方面还存在一种极端严酷的"选择消灭模式"。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通过降低诉之合并门槛、强化法官释明职责企图对旧诉讼标的理论加以改造,但效果有限。新诉讼标的理论尤其是二分肢说能较好解决诉讼标的识别问题,但仍然僵守请求权竞合理论,明显欠缺逻辑性和必要性。我国在诉讼法上改采二分肢说的同时应在实体法上改采请求权规范竞合说。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1]  
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M]. 法律出版社 , (日)高桥宏志著, 2003
[12]  
比较民事诉讼法[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常怡主编, 2002
[13]   赔偿责任竞合研究 [J].
傅鼎生 .
政治与法律, 2008, (11) :70-77
[14]   论已决事实的预决效力 [J].
翁晓斌 .
中国法学, 2006, (04) :180-189
[15]  
契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之理论上检讨[J]. 陈龙江.私法. 2005(02)
[16]   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的再构筑 [J].
王娣 ;
钦骏 .
政法论坛, 2005, (02) :177-184
[17]   我国民事判决既判力的范围研究 [J].
翁晓斌 .
现代法学, 2004, (06) :78-86
[18]   请求权竞合与诉讼标的理论之关系重述 [J].
江伟 ;
段厚省 .
法学家, 2003, (04) :72-82
[19]   民事诉讼标的新说——在中国的适用及相关制度保障 [J].
江伟 ;
徐继军 .
法律适用, 2003, (05) :4-8
[20]   理性的困惑:请求权竞合理论解构——兼评我国《合同法》第122条 [J].
周清林 .
现代法学, 2003, (01) :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