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毛豆脆粒挥发性物质组成及差异分析

被引:17
作者
姜晓青 [1 ,2 ]
宋江峰 [1 ,3 ]
李大婧 [1 ,3 ]
刘春泉 [1 ,3 ]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3] 国家蔬菜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关键词
毛豆脆粒; 挥发性物质; 主体风味; PCA; HS-SPME/GC-M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5.1 [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了6种毛豆脆粒挥发性物质组成,结合感觉阈值,利用相对风味活度值(ROAV)确定了各品种主体风味成分,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探讨了不同品种毛豆脆粒主要风味物质差异。结果表明,6种毛豆脆粒共检测出6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酮类和烃类,且各品种间挥发性组分差异较大;毛豆脆粒共有的主体风味物质为戊醛、己醛、辛醛、壬醛、1-辛烯-3-醇、1-辛烯-3-酮和柠檬烯,3-甲基丁醛为新大粒1号和通豆5号脆粒特有的主体风味物质。通过不同品种主要风味物质的PCA分析可知,戊醛、顺-2-庚烯醛分别是苏豆3号、淮豆8号脆粒区别于其它品种的标志性风味物质。各品种毛豆脆粒主体风味物质间交互作用影响其总体风味。本研究为毛豆脆粒风味品质评价提供一定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1246 / 12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SDE-GC-MS分析胡同坊北京酱鸡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徐晓兰
    陈海涛
    綦艳梅
    孙宝国
    黄明泉
    [J]. 食品科学, 2011, (22) : 237 - 242
  • [2] 不同干燥方法对黑毛豆仁挥发性风味成分和结构的影响
    李大婧
    卓成龙
    刘霞
    刘春泉
    [J]. 江苏农业学报 , 2011, (05) : 1104 - 1110
  • [3]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快速测定大曲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张春林
    敖宗华
    炊伟强
    沈才洪
    陶文沂
    张宿义
    [J]. 食品科学 , 2011, (10) : 137 - 140
  • [4] 热风联合压差膨化干燥对苏99-8毛豆仁风味和品质的影响
    李大婧
    卓成龙
    江宁
    刘春泉
    [J]. 核农学报, 2010, 24 (06) : 1219 - 1225
  • [5] 3种网箱养殖鱼类的主体风味成分分析
    卢春霞
    翁丽萍
    王宏海
    杨荣华
    王雪峰
    戴志远
    [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 36 (10) : 163 - 169
  • [6] 6个品种辣椒干的挥发性成分比较研究
    张恩让
    任媛媛
    胡华群
    刘昱卉
    陈姗姗
    [J]. 种子, 2009, (10) : 88 - 90
  • [7] 金华火腿主体风味成分及其确定方法
    刘登勇
    周光宏
    徐幸莲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2 (02) : 173 - 176
  • [8] 金华火腿重要香味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其生成机理初探
    祖道海
    宋焕禄
    江新业
    华永兵
    魏晓洁
    杨成对
    [J]. 食品科学, 2004, (12) : 139 - 142
  • [9] 毛豆脆粒的生产工艺及其产品[P]. 李大婧,卓成龙,江宁,刘霞,刘春泉,宋江峰. 中国专利:CN101756113A,
  • [10]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compounds in roasted plantains ( French sombre and Dwarf Kalapua )[J] . Ola Lasekan.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