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北带东部古近系近岸水下扇储集物性演化及其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59
作者
隋风贵 [1 ]
操应长 [2 ]
刘惠民 [1 ]
王艳忠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2]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物性下限; 成藏模式; 陡坡带; 东营凹陷;
D O I
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10.02.010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东营凹陷北带东部沙河街组三段、四段近岸水下扇为例,应用多种方法求取近岸水下扇有效储层物性下限与埋藏深度的定量函数关系,以此为基础研究了近岸水下扇不同亚相的孔隙度随深度的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埋藏深度小于3200m的近岸水下扇扇根、扇中、扇缘亚相均发育有效储层,主要形成"自生自储"或"古生新储"型构造油气藏或构造-岩性油气藏。埋藏深度大于3200m的近岸水下扇扇根砂砾岩物性低于有效储层物性下限,不发育有效储层,可作为油气侧向封堵层,扇中砂砾岩有效储层发育。物性变化使扇中亚相依靠扇根的侧向封堵和湖相泥岩的封盖形成"自生自储"型岩性油气藏,具有"扇缘输导、扇中富集、扇根封堵"的油气成藏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5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渤海湾盆地深部有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 [J].
蒋凌志 ;
牛嘉玉 ;
张庆昌 ;
徐国民 ;
孟元林 ;
肖丽华 .
地质论评, 2009, 55 (01) :73-78
[2]   济阳坳陷陡坡带深层砂砾岩体次生孔隙成因机制探讨 [J].
王勇 ;
钟建华 ;
马锋 ;
鱼宏珍 .
地质学报, 2008, (08) :1152-1160
[3]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碎屑岩储层物性下限及与微观特征的关系 [J].
王成 ;
邵红梅 ;
洪淑新 ;
官艳华 ;
滕宏达 ;
贾朋涛 ;
薛云飞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 (05) :18-20+24
[4]   东营凹陷流体超压封存箱与油气运聚 [J].
陈中红 ;
查明 .
沉积学报, 2006, (04) :607-615
[5]   成岩作用与油气侵位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砂岩储层物性的影响 [J].
罗静兰 ;
刘小洪 ;
林潼 ;
张三 ;
李博 .
地质学报, 2006, (05) :664-673
[6]   乌里雅斯太凹陷斜坡带湖底扇相砾岩体沉积特征与隐蔽油藏勘探 [J].
崔周旗 ;
李文厚 ;
吴健平 ;
李莉 ;
侯凤梅 ;
王海潮 .
沉积学报, 2005, (01) :21-28
[7]   储集层物性下限值确定方法及其补充 [J].
郭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5) :140-144
[8]   东营断陷盆地地层流体超压系统与油气运聚成藏 [J].
隋风贵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17-21+137
[9]   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成藏动力学特征——以东营凹陷为例 [J].
隋风贵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4) :335-340
[10]   储层超压流体系统的成因机制述评 [J].
刘晓峰 ;
解习农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3) :55-60